3.足跡遍布地震災區志愿行醫每天走10多里山路 “快來人,我奶奶哮喘病犯了!”2013年4月26日凌晨5時,四川雅安天全縣小河鄉臨時醫療點的寧靜被打破。 黑暗中,一個女孩攙扶著一位老大娘來到門診點?!半S時待命”的徐宙雄從椅子上彈起,快步走向老大娘,“快點準備止咳平喘藥物,馬上輸液。”半小時后,老大娘漸漸恢復正常,并微笑著向徐宙雄豎起了大拇指。 雅安地震發生當天,徐宙雄應湖南省公益聯盟壹基金之邀,來不及回家就與10多位志愿者攜帶了價值約50余萬元的物資、藥品,第一時間趕往災區。4月21日進入震區后,他每天只睡5個小時,嚼餅干吃泡面,在蘆山縣龍門鄉、天全縣小河鄉巡診,已經累計診療了400多名災民。 汶川、玉樹、雅安、魯甸,這一個個美麗的地方相繼因為地震災害令人心痛,與此同時,徐宙雄等志愿者的舉動更加震撼著群眾的心靈。 徐宙雄在災區做義診服務。資料圖片 徐宙雄在災區做義診服務。資料圖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當天早上6點多,一早上班的徐宙雄從網上得知消息后,立馬向衛生局及所在單位請假,并跑到岳陽市紅十字會申請志愿證,當天中午12點,他就坐上了前往玉樹的火車。到達玉樹,徐宙雄不顧疲勞和高原反應,立即投入了工作,由于玉樹當地醫療硬件設施落后,為了讓偏遠山區群眾能得到及時救助,徐宙雄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冒著余震的危險,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踩著20多公里的泥濘小路,深入山區。診病的同時,他們還為災民帶去了帳篷、水和食品等物資。常常是下午兩點多,才趕回駐地吃午餐,每天工作到凌晨。 “地震后,水都被污染了,災區用水很緊張,政府在盡力保障安置點的災民們用水,而我們作為志愿者,最不舍得用的就是水?!毙熘嫘壅f,他們在災區沒有洗過衣服、也沒洗過臉。一日一餐,一般都是方便面,沒有水,方便面就干啃。連著3天,一滴水都沒有喝,他咬著牙,15天的時間前后獨立救助了380多名受傷群眾。零下十幾度的晚上,他睡在政府大院前坪里的帳篷里,凌晨2點,常常因為缺氧而驚醒,只能坐上一個小時慢慢喘氣。在海拔5300米的玉樹,平常能扛個一兩百斤的徐宙雄扛個50斤都有點困難,但是他仍堅持著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將深山里面的傷重者抬上擔架,再轉移到安全地帶。 震后白鹿鎮衛生院雖然硬件條件很好,但是醫院人才方面有很多不足,醫院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震后跑得只剩一人,這幾年陸續招了一些人進來,但在臨床上無證行醫多。徐宙雄一來,就肩扛了3個任務:門診、下鄉訪查病人、講課。 由于醫術好,上門找徐宙雄求醫的人絡繹不絕,多的時候一天有十幾個病人。在災區,徐宙雄深感責任重大,一刻都不敢馬虎。 徐宙雄(左三)與玉樹災區孤兒。資料圖片 在白鹿鎮衛生院,徐宙雄每天上午在院里看門診,下午下鄉訪視病人,晚上給當地6個衛生院醫生輪流上課。白鹿鎮村民住得比較分散。有些病人來看過門診后,仍需要跟蹤,徐宙雄便堅持天天下鄉訪查,每天要走10多里山路,鞋子磨破了3雙。每次看病時,徐宙雄堅持不吃村民的飯,不要村民的錢。當地院長在他志愿期滿要回岳陽時,多次挽留他留在當地醫院工作。但是,徐宙雄以自己以后還要當一位志愿者為由,拒絕了當地醫院高薪挽留,堅持回到了故鄉。 哪里有災難,就第一時間趕到哪里去。這對徐宙雄來說已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他是真正用生命在踐行。5年時間,徐宙雄積極參與汶川、玉樹、雅安、鳳凰、魯甸等抗震救災活動,醫治災區患者達2000多人次,幫助災民解決生活物資幾千萬元。 因為在玉樹地震中救援的突出貢獻,2012年3月7日,徐宙雄收到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的“陽光醫生”項目邀請,參與四川地震災區災后醫學援助項目建設。5月7日,徐宙雄來到四川彭州市白鹿鎮衛生院,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志愿活動。站在地震肆虐后的廢墟前,徐宙雄恨不得用1個月的時間,做3個月的事。 |
相關閱讀:
- [ 11-04]和家人鬧矛盾 男子吞下了9根10厘米長異物
- [ 11-04]2米長鋼筋從30樓掉下 直插入建筑工人身體
- [ 11-04]香港3000工友訴苦:違法“占中”損生計誤人命
- [ 11-04]女子從大廈15層跳樓掉至5層樓頂 奇跡生還
- [ 11-03]2歲男童掉入自家面館湯鍋 市民發起愛心吃面捐款
- [ 11-03]鄂衛計委:網傳武漢某醫院醫生感染H7N9系謠言
- [ 11-03]“武漢某醫院一醫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系謠言
- [ 11-02]法國收治一名在塞拉利昂感染的埃博拉患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