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私設小金庫屢禁不止 武漢科級單位兩年入10億
2014-08-28 07:11:20?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小金庫多有大老鼠 小金庫雖冠以“小”字,能容的資金數額卻大得驚人。記者發現,因小金庫問題而落馬的官員并不少。 湖南省常德市原紀委書記彭晉鏞,以紀委辦案經費不足為由,強行拍板將紀委收繳的130萬元清房罰沒款留作“備用金”,并由自己總管,辦公室副主任經手,其他人不得過問。后彭晉鏞利用職權在“備用金”中報銷私人費用、醫藥費、私人電話費以及妻兒外出的住宿、交通購物費等。 民航華北空管局內蒙古分局原局長陳慶元指使該局部分干部采取虛假發票報賬等手段,從單位賬內套取資金或截留收入私設小金庫,使用部分小金庫資金成立11家公司。并指派部分分局中基層干部擔任公司經理。公司成立后,陳慶元指使部分經理采取假發票報賬、虛列人員支出等手段,在上述公司中設立小金庫15個,涉及金額達1.28億元。 “我經手的貪腐案件很多都和小金庫有關。”北京市京銀律師事務所律師鄧云林說,資金一旦脫離國家控制,就會導致權力濫用。小金庫已逐漸發展成為職務犯罪的一個重要誘因。個別領導干部或管理人員大肆揮霍并進行貪污、挪用公款或私分國有資產等職務犯罪行為,讓小金庫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鄧云林認為,今年黨和國家反腐力度空前,治理小金庫是反腐的重要切入點。要強化對私設小金庫的單位和個人的問責機制和懲治力度,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僅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還要啟動刑事追責程序,嚴懲貪污腐敗,真正從源頭上消除某些單位和個人的僥幸心理。 屢治不止花樣翻新 記者了解到,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30年里,中央清理整頓小金庫多達13次。國務院曾發過11次相關文件,地方的相關文件更是多如牛毛,但私設小金庫現象不僅沒有得到遏制,甚至愈演愈烈,設立花樣也在不斷翻新。 從轉移支付、套取專項資金,演變成違規收費、罰款及攤派;從打著出租收入與資產處理的旗號,到光明正大地以會議費、勞務費、培訓費等名義套取資金,再到明目張膽地利用假發票、非法票據騙取資金設立小金庫。 據公開數據顯示,兩年前全國專項整頓時,累計查出6萬多個小金庫,涉及資金300多億元,但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的只有千余人,平均10多個小金庫才會有一人承擔責任。 “很多部門都有創收渠道,將公共資源和公共財產轉移為部門小金庫,這是部門權力利益化的表現。”莊德水認為,一部分小金庫資金轉化為福利,對內部員工來說是有利可圖的,大家都是利益共同體,誰也不愿意自己利益受損,因此內部監督十分困難。小金庫現象由來已久,但屢治屢犯,一個重要原因是“棒子”打不到個人身上。查出問題往往通報、交錢、檢討,但之后不了了之,集體決策沒人負責。 莊德水建議,應正確引導將小金庫擺在臺面上,合理收入和支出可以保留,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出去。建立嚴格的預算公開機制,單位有義務說明、公眾有權利質詢,讓每一分錢的流轉、使用都處在公眾監督下。(記者蔣皓 劉子陽) |
相關閱讀:
- [ 08-27]莆田公安代表隊勇奪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籃球賽冠軍
- [ 08-27]一半大學生村官曾被截留在機關 近八成有被鄉鎮借調經歷
- [ 08-27]中直黨建網:福建省直機關召開無償獻血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暨座談會
- [ 08-26]泉州市直機關第六輪黨建創先督查活動圓滿結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