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總局局長:讓競爭政策更有力地助推市場經濟
2014-08-18 12:24:5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三、統一競爭規則,完善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 目前市場競爭規則不統一,市場主體在競爭中受到不公平對待,反映了政策不平等、體制不健全等問題。政府應當做好規則的守護者、權益的維護者,完善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建立公平透明的競爭規則,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首先必須對行業壟斷進行規制。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壟斷利益,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破除行業壟斷格局。應當在壟斷行業引入競爭機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電力、能源、金融等具有行政壟斷的領域,解決民營資本遇到的“彈簧門”和“玻璃門”問題。應當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競爭性業務,對重點領域和行業存在的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行為給予嚴格限制,推進市場競爭和壟斷行業的漸進開放。 其次必須進一步規范政府扶持行為。一些產業扶持政策導向或實施偏向,不但形不成正向激勵機制,反而會限制市場競爭、浪費財政和社會資源。為此,應加強對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的監督,把可能對市場競爭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再次必須嚴厲制止行政壟斷和地區封鎖。行政性壟斷和地區封鎖是對市場的人為分割,妨礙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市場主體之間的公平競爭,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應當對各級政府和部門涉及市場準入、經營行為規范的法規、規章和規定進行全面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四、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我國市場秩序總體向好,呈現有序競爭的趨勢,但在某些領域無序競爭的情況還很突出。這就要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切實加強市場監管,依法維護正常市場秩序。 一要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要進一步發揮《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的作用,維護市場準入、競爭、交易秩序。要嚴肅查處限制競爭、損害消費者權益以及妨礙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二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市場競爭中,知名度高、信譽度好的商標、品牌,凝聚了對競爭主體的形象、商譽和市場的優良評價,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同時也容易成為其他競爭者的假冒對象。應當進一步加大對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戒力度,鼓勵技術創新,給創造的智慧之火加油助力。 三要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應當充分發揮政府在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規劃,建立信用信息公開和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市場主體建立違法企業名單制度,褒揚誠信,懲戒失信,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 (張茅 作者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
相關閱讀:
- [ 05-15]980元網購勞力士不走字 賣家稱和人體沒感應
- [ 04-30]泰寧工商局運用行政指導 促進金湖航運又好又快發展
- [ 04-15]河南延津問題水泥致房屋開裂 工商調查8個月無果
- [ 03-28]西安一家餐館因搭售一次性餐具被處罰1000元
- [ 03-11]上海工商局曝光12件虛假廣告 1/3借互聯網宣傳
- [ 01-27]中石油柴油摻水超標40倍 回應稱影響不好別報道
- [ 01-16]手機充電器近九成不合格 飛毛腿、海陸通上黑榜
- [ 12-20]餐飲業霸王條款激辯發酵 行業協會為企業“喊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