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轉折關口 應加大支持補貼力度
2014-08-10 06:58:3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加快制度創新 破除成本約束(對話)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 本報記者 朱雋 “弱者種地”“差地種糧”等問題突出 農業發展已到了一個轉折關口 記者:勞動成本等直接生產成本推動了農業生產總成本的增加,該怎樣看待農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 程國強: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農資、土地、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的成本會出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一規律已為人地矛盾相對緊張的東亞國家和地區農業發展歷程所驗證。 在經濟發展初期,農業部門剩余大量低成本勞動力,具有無限供給特征。但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農業富余勞動力將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最終到形成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時為止。在這一過程中,農業勞動力成本將不可避免地逐步提高。 農業高成本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農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首先,這意味著農業比較利益下降的壓力將越來越大,由此導致的“弱者種地”“差地種糧”的問題會逐步顯現并將日益突出,農業發展到了一個轉折的關口;其次,這也預示著,農業高成本若與資源制約增加、生態環境約束趨緊的影響相互疊加,有可能使農業發展陷入長期停滯,最終會影響整個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因此,目前農業發展對制度創新的需求,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緊迫。 記者:除了生產成本不斷走高以外,我國農業經營體系還面臨著哪些新挑戰呢? 程國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創新的主要成果。30多年的實踐證明,以“集體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經營”為特征的農業經營體系,對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土地與勞動力加速流動,我國農業經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土地細碎化、農戶兼業化、勞動力弱質化、農業副業化、生產非糧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農業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前提下,如何真正實現農業經營方式的突破創新,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目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面臨的最為棘手的難題。 |
相關閱讀:
- [ 08-09]龍巖首個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七彩藍田”觀光園開園
- [ 08-08]閩清縣農業局原局長涉嫌受賄92.5萬 被移送司法
- [ 08-07]建寧縣人大開展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調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