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水隔不斷對土地的愛
2014-07-23 17:48:39?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再其次,他考察國外農村,目的是為國內農業、農村發展探求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陜北插隊之時,習近平就曾遠赴四川學習引進沼氣。幾十年后與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會晤時,“沼氣”依然是賓主雙方津津樂道的交談話題。在河北正定任職時,習近平就曾到素有“美國糧倉”之稱的艾奧瓦州考察訪問,引進良種。而今,習近平出國走訪農家,總是詢問農業新技術、新動向,思索著國內農業發展如何借鑒。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要發展,必須首先解決好13多億人口吃飯、發展問題。中國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國外的專業化、現代化、特色化、集約化水平,對國內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其四,他也在拓展中外民間友誼,搭建心靈之橋。 每一次走訪農場農莊,本身就是一場絕佳的公共外交、文化交流。通過走訪農戶,習近平主席能與外國民眾近距離交流,拉近中國與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和情感距離。 此次走訪阿根廷共和國莊園,好客的主人展示了高喬人的馬術、印地安人的歌舞、阿根廷探戈,生動展現了這個“馬背上的國家”獨特而多元的文化。習近平與農場主莫內塔一家促膝交談,親切互動,這溫馨的一幕讓當地人備受感動。正如習主席所說:通過參觀,我對阿根廷有了更多了解,我會把阿根廷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帶回去。 其五,他在拓展中外農業貿易交流,共話農業合作發展。 時代車輪在轉動,如今的中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農產品消費市場,各國都爭相向中國推銷自己的農副產品。今年習近平訪法時,法國人在里昂市政廳臨時搭起“法國食品超市”,盛情邀請習主席嘗奶酪、品紅酒,企望打開中國市場。相對應的是,如何堅持立足國內、在確保糧食自給自足的同時,積極利用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合作亦是中國政府思索的大課題。 習近平在國外考察時多次強調,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有利于探討加強中外農牧業合作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中外農業合作不僅對雙方有利,而且也可以對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此次在阿根廷,習近平亦指出,中方愿意同阿方加強農業領域合作,擴大農產品貿易。 在習近平歷次出訪中,農業合作與農產品貿易協議都是眾多合作文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考察哥斯達黎加農場后,中哥雙方簽署了多項農產品貿易協議,讓更多哥斯達黎加優質農產品出口到中國。此次訪問阿根廷,中阿簽署質檢議定書,有助于阿根廷農產品更為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 土地是“萬物之母”,是“立足之根”,是“希望之源”。放眼全球,對土地的熱愛是許多國家民族的共性,重返故土親吻土地是許多民族的習俗,謳歌土地的詩篇層出不窮。美國名著《飄》里有句名言:“世界上惟有土地與明天同在”;中國詩人艾青也曾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漫步農場,察農情、問農事、談發展,千山萬水隔不斷對土地的愛。習近平主席走訪國外農莊農戶的一幕幕,不僅是中國外交的多姿多彩的畫面,還將因其深刻的內涵、深遠的意義而永久為人銘記。 |
相關閱讀:
- [ 07-23]北京2013年財政決算:不靠土地財政 三公經費下降
- [ 07-22]地方為何更積極救樓市:土地收入已占全國財政1/3
- [ 07-22]漳州農村土地流轉網站上線 形成市縣鄉村四級聯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