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驟然加快解禁集體自衛權步伐
2014-06-17 07:16: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4日強調,如果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那就意味著開啟了通往戰爭之路,意味著將來可能會與美國等國家一起參與戰爭。近日,自民、公明兩執政黨圍繞修改解禁集體自衛權憲法解釋的協商猛然提速。 分析人士指出,對首相安倍晉三來說,能否解禁集體自衛權早已不是問題,如何讓解禁的過程顯得“民主”才是他向自民黨下達的課題。照目前形勢來看,安倍政權有可能在6月22日本次國會結束前通過內閣決議案,以便在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公明黨“剎車”失靈 與自民黨結成執政聯盟的公明黨一直以“和平之黨”自居,被日本政界認為是防止安倍政權暴走的最后一道“剎車”。在兩黨開始就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進行磋商后,公明黨始終態度謹慎,對自民黨提出的假想事例提出質疑,認為自民黨的舉動操之過急。 盡管兩黨對此分歧嚴重,但公明黨始終胳膊擰不過大腿。苦于在政治力量上與自民黨的懸殊差異,為避免兩黨對立激化影響執政聯盟穩定,6月13日,公明黨執行部表示已經就允許為解禁集體自衛權而修改憲法解釋一事達成一致。17日,內閣最終決議案將提交自民黨和公明黨審議。 觀察人士指出,公明黨掙扎著踩下的剎車,最終以失靈宣告結束。沒了公明黨的阻礙,預計今后在解禁集體自衛權問題上,安倍政權將更加隨心所欲。 安倍占據主動權 自2012年12月上臺以來,安倍始終致力于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鑒于通過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步驟多、時間長、難度大,安倍政權便醞釀通過修改政府對憲法的解釋來實現所謂集體自衛權的合法行使。 要通過修改政府的憲法解釋來解禁集體自衛權,安倍政權面臨的阻力其實也不小。 2013年8月8日,安倍政府解除了抵制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日本內閣法制局局長山本庸幸的職務,安排“空降兵”——原日本駐法國大使、對解禁集體自衛權態度積極的小松一郎擔任內閣法制局局長,為修改憲法解釋做好人事鋪墊。 觀察人士指出,日本內閣法制局在戰后一直肩負解釋憲法的重任,以“獨立性”自居,連首相都不能輕易介入。如今,內閣法制局已變成對政府唯命是從的官僚組織,曾經的“憲法守護者”被安倍控制了人事權,失去了抵抗能力。 此外,在野黨的反對本來也該是制約執政黨的一道關卡,但在掌控了參眾兩院的自民黨眼中,在野黨矛盾重重,已構不成威脅。5月底,日本維新會分裂,由此拉開日本在野黨重組大幕。包括日本維新會分裂后的兩黨、大家黨、連結黨甚至民主黨在內的在野黨紛紛開始合縱連橫。在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內,黨首海江田對重組態度謹慎,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而前黨首前原誠司則贊同解禁集體自衛權,并推動解除海江田的職務。安倍利用在野黨的混亂成功占據了主動權。 “新三條件”后果惡劣 自民黨和公明黨高層13日舉行執政聯盟安保政策會議,自民黨提出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新三條件”。 這三個條件是:其一,如果日本的“國家存在、民眾性命、自由和尋求幸福的權利因日本或其他國家受到武力攻擊受到嚴重威脅”;其二,不存在其他現有的合適手段擊退侵略,保護民眾權利;其三,僅限必要最低限度動用武力。 其中,自民黨將自衛權的發動由“日本受到攻擊”擴展到“日本或其他國家受到武力攻擊”引發格外關注。 日本專家學者指出,雖然政府強調集體自衛權的行使會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但“新三條件”有充分的可能會被擴大解釋。日本前內閣法制局長阪田雅裕說,只要政府認為“國家存在、民眾性命、自由和尋求幸福的權利”受到威脅,就無法阻止集體自衛權的發動,能否控制在最小限度也無法衡量和判斷。 日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一針見血地指出,安倍的真正目的是要逐漸擴大行使集體自衛權,“表面上說是最低限度,但實際上要徹底架空憲法第九條”。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雖然日本政界、民間對安倍修改政府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仍存在很多質疑和反對,但瘋狂的安倍依然一意孤行。劉秀玲 (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6-16]安倍遭美“打臉”:美拒絕用美軍艦運送日本人
- [ 06-16]日本主婦阻安倍擴軍 將憲法申請諾貝爾和平獎
- [ 06-16]日本各界抗議安倍修改憲法解釋
- [ 06-15]盤點賽場上的外交博弈:索契冬奧安倍拉攏普京
- [ 06-14]日本公明黨向安倍妥協 基本同意修改憲法解釋
- [ 06-14]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倍晉三愧對爺爺安倍寬
- [ 06-13]能否繼續穩定執政尚未知 安倍修憲構想或遇波折
- [ 06-13]安倍政權或推遲內閣決議 允許有限行使自衛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