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關于個別與腐敗案件有牽涉的民營企業家被選為省、市人大代表的問題。相關方面負責同志與他們談話,并進行批評教育。根據問題性質,對主動給予錢財的,要求本人辭去省、市人大代表職務,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相關程序。 同時,要求有關選舉單位認真吸取教訓,在今后的人大代表推薦、提名、醞釀、選舉中,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嚴格把關,確保代表的先進性。 11.關于政府性投資項目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問題。 一是加大清理和檢查工作力度。對近幾年全省政府性投資項目,特別是2013年審批的677項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逐一排查,對全省9個市(州)和長白山開發區進行專項檢查,對65個政府性投資項目進行專項稽查。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5起,涉案人數30人,已移交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處理;發現違法違紀線索5個,已轉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在樓堂館所和辦公用房清理中發現違反相關規定問題15個,已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發現10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管理問題,項目所在地政府已進行整改。 二是加強日常監管。將557個政府投資項目錄入省級集中監管平臺,加大審計監督、查處和跟蹤審計力度,安排政府性投資重點審計項目14個,涉及投資額538.7億元;建立省級重大投資項目滾動跟蹤審計項目庫,把35個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列入滾動跟蹤審計計劃。 三是建章立制。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監管工作的意見》、《政府性投資項目稽查監管結果與投資計劃安排掛鉤制度》、《政府性投資項目稽查監管調度及通報制度》等系列監管制度及相關配套制度。 12.關于財政專項資金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問題。主要是:專項資金設置重復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多頭管理,權責不夠明晰;分配使用不夠科學,透明度不高;監管不到位等。對此,全面開展排查清理。 一是清理整合財政專項資金。2014年省級財政預算安排中對167項專項資金按照不同情況分別采取撤銷、下放、合并等方式進行了清理整合。其中,對政策執行到期、任務完成、形勢已經發生變化的3項,予以撤銷;對主要用于補助市縣、數額相對固定、適合市縣管理的11項,下放市縣;對為完成臨時性或階段性目標任務、通過進一步完善管理程序、細化預算編制,年初能夠盡量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單位的67項,調整為項目支出管理;對需要重點支持領域必須保留的86項,進行較大幅度整合。重新整合后設立專項資金42項,2014年安排71.3億元,比2013年減少125項44.3億元。 二是加大違規違紀問題查處力度。對2013年預算安排的與民生直接相關、容易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專項資金開展集中檢查,發現各類問題線索25件,確認違紀違法問題16件,已分別移交當地紀檢監察和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并要求限期結案。 三是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專項資金審計監督的意見》,修訂《省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配套制度,明確管理流程,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信息化監管手段,對專項資金安排、分配、使用實行全程監控,接受社會監督。 13.關于基層存在侵害農民土地權益問題。 一是開展維護被征地農民權益專項治理。對國土部和國家有關部門轉交我省侵害被征地農民權益的重點線索進行實地核實,發現違法用地、實施預征地、征地程序不規范、安置補償未落實、征地補償標準偏低等問題21件,目前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規范土地征收審批。重點對征地補償標準、社會保障落實等事關被征地農民切身利益內容進行審查,強化對本地征收審批權的監管,對不符合相關規定和要求的一律不得批準征地,所有土地征收項目全部納入建設用地審批系統。 三是規范土地征收實施程序,確保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申訴權和監督權。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處挪用征地補償款和以權謀私對外發包土地等侵害農民土地權益案件15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人,對2起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 14.關于基層存在貪污截留惠民資金問題。3月21日-3月30日,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方式,從各級財政、監察和審計部門共抽調790人,組成205個檢查組,開展了為期10天的惠民資金集中專項檢查。圍繞2013年省財政籌措安排撥付各地的117項695.6億元惠民資金,進行全面梳理,并重點選擇與基層群眾直接相關、撥付環節多、容易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項目進行專項檢查,深挖問題線索,嚴肅處理發現的問題。 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出涉及泥草房改造、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農機補貼、合作醫療、農業保險、種畜補貼等相關違紀違法案件線索134個,已立案查處24個,涉案人員35人,黨紀政紀處分25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對8起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完善監管措施,建立長效機制。 一是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涉農惠民政策資金管理和監督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惠農資金審計監督的實施辦法》。 二是對現行各項惠民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并修訂完善,實現惠民資金管理制度的全覆蓋。 三是加大惠民資金項目審計計劃比重,調整2014年年度審計計劃,增加對8個國家級貧困縣扶貧資金和6個縣(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審計調查項目。制定分年度檢查計劃,力爭在2-3年內對全省各類惠民資金全部檢查審計一遍,嚴肅查處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四是進一步強化涉農部門和基層廉政風險防控,排查隱患,完善程序,加強制約,有效解決惠民資金落實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15.關于基層存在亂收費、亂攤派問題。3月17日至4月1日,全省組成3個檢查組,對亂收費、亂攤派等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對60余個政府部門及所屬執收單位進行聯合檢查,與90家企業負責人進行談話,發現問題近60個,一些典型問題已移交當地紀委處理。在監督檢查基礎上,對9起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 同時,進一步加大清理規范力度,認真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在原有26項基礎上,再次取消和調整4項,對6項省級設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繼續采取降低5個百分點一年的措施。清理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省級取消和放開10項,全省各級取消、放開或降低收費標準21項。 (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作風建設方面 16.關于一些領導干部進取、擔當意識不強,調查研究不深入,習慣于照抄照搬上級指示,不能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問題。結合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學習教育、調查研究、狠抓工作落實等方面的長效機制。深入落實《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強化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的意見》,在全省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進一步樹立重落實、敢落實、善落實的良好風氣。 17.關于一些有審批權的部門和基層窗口單位辦事公開程度不高,服務意識不強,故意拖拉、推諉,吃拿卡要、辦事難現象時有發生的問題。從3月17日至4月1日,組成3個檢查組,對窗口單位辦事難等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對違反規定的嚴肅問責,對2起典型案件進行了曝光。 同時,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嚴肅各級政務大廳工作紀律,完善工作制度,強化內部管理,細化文明禮貌用語、簽到等具體措施,在辦事企業和群眾中開展窗口工作人員行政行為滿意度調查,通報全省政務公開及政務大廳規范化管理工作情況。 18.關于公檢法系統超標準建設、裝修辦公用房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問題。 一是超標準建設問題。全省公檢法系統存在超標準建設辦公用房問題的48個單位已全部整改完畢。應騰退辦公用房149134平方米,整改中一些建筑物無法分割,但我們堅持標準從嚴、統籌考慮,實際騰退163036平方米,大于應退面積13902平方米。 二是超標準裝修問題。對涉及到的141個單位區分不同情況進行整改,已經竣工、裝修完畢的,在房產維護修繕中按規定標準整改;正在施工、外墻裝修已經完工的,室內裝修嚴格執行標準;外墻裝修正在進行的,暫停施工,另行處理。 19.關于省公安廳未批先建辦公業務技術中心等問題。一方面,經省委研究決定,省公安廳新建辦公業務技術中心不再由省公安廳建設和使用,由政府收回,依據有關規定處理。 另一方面,對工程建設存在的虛報人數、未批先建問題開展自查,對時任和現任主管副廳長以及時任警務保障部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誡勉談話,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認真反思、剖析并建章立制。 20.關于個別領導干部頂風違紀,收受禮品、購物卡的問題。對已發現的16起問題進行了調查核實,已查清問題13起,給予行政警告處分1人,誡勉談話2人,通報批評2個,正在立案調查1個,了結問題1個。在此基礎上,對3起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曝光。 |
相關閱讀:
- [ 06-07]宜賓出租車違規撞上勞斯萊斯
- [ 06-06]廈門環島路沿線將規劃服務站 重點取締違規沙灘車
- [ 06-06]宜賓一出租車違規變道 擦傷千萬豪車
- [ 06-06]網傳阿里指責運營商違規 阿里回應稱被競爭對手誣陷
- [ 06-06]福建省紀委監察廳查處一批違規違法案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