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六一兒童節到了。記者此前專赴貴州,探訪了兩戶大山深處鄉間的孩子。 兩家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的先天疾病。孩子們的母親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他們。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只能年節的時候回鄉探望一下孩子。老人們帶著兒孫在鄉間艱辛地生活。 苗家山村里難見笑容的雙胞胎 大雙、二雙好像心事重重 4歲的二雙接過餅干,馬上拆開包裝,又懂事地拿出一半分給哥哥大雙。兄弟倆坐在門前一根方木條上,自顧自地吃起來。兩個孩子一句話不說,臉上沒有笑容,二雙更是時不時緊皺雙眉,大雙的眼睛里則透著尋問的目光。 無論家里的大人、村民、村干部怎樣逗他們,兩個孩子都是一句話不說,不露笑臉。孩子的舅舅拉著兩個孩子一起照相,他們還是不說不笑。問他們幾歲了?大名叫什么?想不想爸爸媽媽?孩子們始終一言不發。 兩個4歲的孩子完全沒有兒童天真爛漫的神情,倒仿佛心事重重一般。 出生八個月失去母愛 這是貴州的一個苗家山村。大雙、二雙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大雙叫楊濤,二雙叫楊波。兩個孩子出生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墮卻鄉大山深處的半坡村。 孩子的舅舅曹永亮清楚地記得,孩子的母親陳付香是2010年農歷八月十五那天去世的。那年,陳付香年僅28歲。兩個孩子出生還不到8個月。 村里人記得,陳付香在村里被一只小狗咬傷了右腳腕,也沒有打針。一個月后的一天,她正在干活,突然發病。病得很厲害,怕風,怕水。她當天被送到六枝的醫院,但沒有搶救過來,第二天就病亡了。醫院診斷她死于狂犬病。 曹永亮說,兩個孩子此后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孩子的母親生前沒有跟孩子一起照過相。曹永亮拿著陳付香的照片問孩子:“這是誰?”兩個孩子還是沒有回答。 孩子患有先天病癥 大雙、二雙的家人說,兩個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疾病。村里人叫作“漏腸”。兩個孩子一出生就這樣了。孩子的外婆上山采來草藥給兩個孩子治。二雙一個月后全好了,但大雙卻沒見效果。 曹永亮說,這個病讓大雙很痛苦。每當變天的時候,大雙就會犯病,痛得很。一痛就是好幾天。犯病時大雙就整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起床。 村里人打聽過,大雙的病可以治,要做一個大手術,大概要花一萬五千元左右。曹永亮說,孩子的父親總說要帶孩子去治病,但是一直沒有實現這個愿望。孩子的病就拖下來了。 孩子的事情很“惱火” 村主任陳正蘭女士覺得孩子的情況很“惱火”?!皭阑稹痹诋數氐囊馑季褪恰胺鸽y”。 孩子的母親去世后,孩子的父親楊學亮就開始外出打工。每年楊學亮也會回村,每次回村待個十幾天,但也沒有帶錢回來。楊學亮今年回村再出外打工時,把雙胞胎的哥哥楊松帶走了。或許也是為了減輕一點家人的負擔。此前三個孩子都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在陳正蘭的印象里,孩子的父親楊學亮是個老實人。楊學亮妻子陳付香去世后,村里為雙胞胎和他們有殘疾的外婆爭取到了低保。每人每月60元。孩子們的低保可以拿到18歲。如果他們能上大學,還可以拿到大學畢業。 一個老人和三個孫子女 三個懂事的孩子 67歲的蔣開珍帶著三個孫子女從集上回來。她把采的草藥背到集上賣了十幾元錢,給孩子們每人買了一個兩元錢的玩具。 正在屋里看電視的三個孩子,接過客人帶來的飲料,馬上拆開分了喝了。兩個男孩不一會兒從屋里拿出一個黑色的塑料袋,經過奶奶同意后,拿出里面裝的芭蕉。大哥羅成拿出一根芭蕉先遞給了客人??腿苏f不要。弟弟羅維又把芭蕉硬塞在了客人手里。 孩子們的眼睛 這三個可愛的孩子住在貴州安順紫云縣白石巖鄉大山里的小灣村。大哥叫羅成,今年8歲;弟弟羅維,今年7歲;小妹妹叫羅婷,今年6歲了。 初見三個孩子,就會發現他們的眼睛跟常人不同。每個孩子的雙眼都顯出白色,好像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白膜罩在了眼球上。 孩子們好像并不在意,也不在乎旁人觀察他們的眼睛。他們走路,看電視也沒有顯示出吃力的樣子。 孩子的父親羅禮順的眼睛跟三個孩子的眼睛一樣。他說,他父親的眼睛也是這樣。祖上幾代人都這樣,是遺傳下來的。到他們這代,只傳給了他。他的弟弟眼睛正常,黑色的,跟他們的母親蔣開珍一樣。弟弟的孩子眼睛也正常,黑色的。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中國圓計劃發起人委員會執行主席付一然先生,2013年的時候得知了三個孩子的情況。付一然給孩子們拍了照片,帶回北京,請協和醫院的眼科專家看過。專家認為,孩子們的眼睛應該是一種疾病,通過手術可以治療。 羅禮順說,他的眼睛視力正常,沒有影響他的生活。孩子們的生活也沒因為眼睛受到影響。大兒子羅成上學了,讀書也不受影響。 聽兒子這樣說,蔣開珍會插話說,眼睛要做手術。羅禮順說他還沒錢做這樣的手術。 維持生計的老人 女兒婷婷出生兩年后,羅禮順說孩子們的媽媽就不辭而別了,至今已有四年多了。孩子們的母親離開后,三個孩子就靠奶奶蔣開珍一個人撫養。 蔣開珍每個季度可以領到將近300元的低保費。為了維持生計,撫養三個孫子女,蔣開珍要下地干活,種玉米,每年能有兩千斤左右的收成。這樣孩子們就有飯吃了。蔣開珍捧出一把玉米說,平常天天吃的主食主要是玉米飯。 蔣開珍說現在她養了一頭小牛,一兩年后小牛就能幫她下地干活了。她還養了三頭小豬,一年后就能有肉吃了。 讓蔣開珍露出笑容的事情,就是想到每年臘月,外出打工的丈夫、二兒子也能回家。那時候一家人能團圓幾天。羅禮順說,他也想多回家??墒敲看位丶衣焚M就要花近千元,還不如省下來寄給家里用。他和弟弟有分工,母親主要由他贍養,父親則由弟弟負責。再說,家里屋子小,一家人都回來也住不下。 蔣開珍帶著三個孩子住在小灣村路邊的一個四間的屋子里。房子是政府幫助修建的。平常蔣開珍帶三個孩子住一間,一間是廚房,一間當廳,還有一間可以住人。 本版文并攝/本報記者 王進 |
相關閱讀:
- [ 05-30]光澤杭川鎮杭西社區:與留守兒童結對子
- [ 05-29]重慶愛心人士同留守兒童包粽子迎端午
- [ 05-29]“關愛流動留守婦女兒童 反邪防拐防性侵”系列宣傳活動走進連江縣江南鄉
- [ 05-29]調查稱留守、失管兒童成犯罪及被侵害的主要群體
- [ 05-29]福州市婦聯舉辦“慶六一”親子歡樂賽暨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