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5月23日電(馬義恒)“20年來,是攝影幫助我逐漸褪去童年的陰影,現在,我用我摯愛的鏡頭記錄殘疾人生活的點滴,勵志的故事,希望幫助更多處于自我封閉狀態的殘疾人朋友,敞開心扉面對外面的世界,樂觀的、陽光的生活。”幼時因高壓觸電意外失去雙臂的河南男子李廣瑞對記者坦言道。 今年40歲的李廣瑞,開過電動吊車、做過紡織工、經營過復印店……工作換了又換,但未變的是他20年來始終堅持用相機記錄生活。22日,記者來到李廣瑞鄭州的住處,他正在小區內專注地拍攝,他用殘缺的胳膊握住單反相機,調焦、設置參數,按快門,顯得如此輕松自如。 “他操作相機如此嫻熟,是付出遠多于常人的汗水兌換來的。當初他為了訓練胳膊肘的持重能力和靈活度,胳膊肘釣磚頭、細線穿針等方法都被他一一實踐。熟練操控相機后,李廣瑞整日抱著相機,無論是記錄殘疾人生活,還是拍攝身邊的人與事,花與草,他努力捕捉著任何能夠記錄精彩瞬間。。”同鄉楊新亮對于李廣瑞對于攝影的執著表示驚嘆。 李廣瑞生于河南安陽一個普通家庭,7歲時因高壓觸電意外失去雙臂。“我的童年伴隨著自卑、傷心、異樣眼光……我迷茫、失落,看不到樂趣與希望,生活是灰色的。”李廣瑞如此形容他的童年時光。直到19歲,李廣瑞在殘疾運動員選拔賽上第一次見到照相機,領略了攝影的魅力。便從此被攝影深深吸引,難以自拔,而生活因為攝影的陪伴忽然變得陽光起來。 “我認為攝影是與人溝通的藝術,是攝影逼著我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與他人交流,讓我逐漸找回自信,獲得存在感。懂得只要我付出足夠多的努力,殘疾人是可以比正常人做得更優秀。”李廣瑞說,攝影幫助他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但當他看到一些和他曾經相似,仍處于自卑包裹中的殘疾人時,他希望用他手中的相機,給更多的殘疾人傳遞正能量,引領他們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活出自我。 “李廣瑞經常與我們分享來多年來積攢的照片,我從中看到了殘疾人朋友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的勵志故事,當心情煩悶,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這些照片總能給我一些啟迪。很多難過的時候在照片中見到自己的微笑,心情瞬間就明朗起來了。”殘疾人劉丁如是說。 李廣瑞獨力拍攝殘疾人生活故事的同時,還加入到“豫殘聯盟”這個殘疾人幫助殘疾人的群體,義務擔當攝影師。“他本身是一個殘疾人,能減少與殘疾人朋友間的隔閡,拍攝到殘疾人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同時,他用鏡頭記錄著我們這個殘疾人助殘團體是如何為幫助生活艱苦的殘疾人奔走、服務的,用影像資料給殘疾人以溫暖,鼓舞更多的殘疾人自強不息,努力生活。”“助殘聯盟”的殘疾人劉芳提及李廣瑞,欽佩之情溢于言表。 “豫殘聯盟”會長袁海軍為助殘團隊擁有一位堅強的攝影師感到驕傲,他說:“李廣瑞在用他殘缺的身體,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做著一件善良的事情。通過他的舉動,他的照片,殘疾人朋友能從中感受到身體殘缺不可怕,只要精神健康,就能活得精彩。而正處逆境中的正常人,也可能會被他這種身殘志堅,不懈努力的精神所感染,努力走出人生的低谷,成為生活的強者。” 談及用鏡頭記錄殘疾人生活,以及為執著攝影的20年,李廣瑞說:“我感恩攝影讓我成為有用之人,生活中再多的迷惘和不理解有著攝影和家人為我支撐。我認為我是幸福的,所以我更想通過攝影將幸福分享給更多的人,攝影對于我而言是充滿希望的,我要將他的能量充分發揮,不僅幫助自己,也幫助更多的人。我想我這輩子都會與相機相互陪伴。”(完) |
相關閱讀:
- [ 05-23]兩聾啞人涉暴力脅迫殘疾人乞討 嫌犯供妹妹上大學
- [ 05-23]聾啞人脅迫殘疾人乞討 頭目月入10萬飛機坐頭等艙
- [ 05-22]尤溪縣幫助213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改善住房條件
- [ 05-22]“殘疾人職業常態化”更需從小“融合”
- [ 05-20]更加重視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
- [ 05-20]林宏輝:為殘疾人撐起一片健全的藍天
- [ 05-19]廈門重視殘疾人事業 要求不斷完善殘疾人社保服務體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