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受漢江水質氨氮超標影響的武漢3家自來水廠全面恢復供水。至此,武漢“水危機”在曝光24小時后暫告段落。 這次“水危機”中,武漢市政府通過政務微博等方式,及時公布信息。但截至25日,官方尚未公布污染源。公眾追問:污染源在哪?監管何在?“水安全”誰來管? 一問:污染源頭在哪里? 23日晚,武漢市政府應急辦官方發布一條微博引起社會關注。微博稱:“漢江武漢段水質出現氨氮超標。受此影響,漢江武漢段2個自來水廠停產。受污染的自來水未進入管網,請大家放心用水。” 當晚,全市260平方公里面積,30多萬人口以及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用水受影響。24日早晨,漢陽國棉水廠也停產。 經武漢市政府權威部門檢測,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值為1.59mg/L,超過1mg/L的國家標準。 一度停產的余氏墩水廠是東西湖區最大的供水廠,日供水量在15萬噸以上。24日上午,記者來到停產的余氏墩水廠,取水泵房大門緊閉,非常安靜,4臺抽水泵已全部關停。房內一臺監控電腦顯示,該廠內所有送水泵也已經關停。 在余氏墩水廠的取水口處,記者見到了住在附近康居小區的陳墅。“我們經常來江邊釣魚拿回家吃,昨天晚上家里停水,聽說是江里的水被污染,今天釣上來的魚全都放生了。” 有市民指出,位于漢江對岸武漢市蔡甸區的6個排水口是此次污染的主因。事件發生后,湖北省環保廳和武漢市環保局連夜排查污染源。 環保部門相關人員表示,這些排水口是否排出污水,需要對水質進行化驗,目前尚無定論。武漢市政府應急辦主任葉楊介紹,此次水污染為漢江沿線水廠水源地水質受污染,并非水廠出廠水質受污染。 武漢一位多年專注環境科學的教授說,氨氮是一種常規檢測的污染指標。氨氮主要的來源是生活污水、禽畜養殖產生的污水、農業化肥以及食品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水等。這位教授分析稱,此次污染可能是因降雨等因素導致禽畜養殖的污水大量流入河道,也可能是污水處理廠因為故障或者處理能力超載而應急排放,或是周邊有食品企業偷排污水。 據了解,與排查工業污水違規排放相比,生活污水排放的排查工作難度更大。同時,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流經湖北多個地區,因此排查尚需時間。 氨氮超標對人體有何危害?武漢大學水資源和水環境專家李蘭教授說,氨氮嚴重超標,在微生物分解下會變成亞硝酸鹽氮,被人體飲用后,與蛋白質結合易形成亞硝胺,是致癌物。 |
相關閱讀:
- [ 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 04-25]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 初步懷疑是工業污染
- [ 04-24]武漢漢江水質氨氮超標 兩大水廠均已緊急停產
- [ 04-24]武漢漢江水質氨氮超標 30余萬人用水受影響
- [ 04-20]福州連續3天輕度污染 “藍天黑手”夜間也要查
- [ 04-16]研究稱北京PM2.5污染源七成自產 三成來自京外
- [ 04-15]北京市環保局:PM2.5污染源三成來自京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