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滬港通推出還需半年 有三方面準備工作
2014-04-12 07:2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關于滬港通 準備工作需要6個月 對于備受市場和投資者期待的滬港通目前的準備情況,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有序可控的原則,會同有關各方積極開展以下實施準備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方案,優化業務流程,出臺該項業務的規范性文件及配套措施,做好技術準備;二是與香港證監會溝通業務監管及跨境執法問題,對現有的《監管合作備忘錄》進行補充。同時協調滬港交易所簽署互聯互通的合作協議;三是制定有關交易方式、交易時間安排、信息披露等細則和應急處置方案。 張曉軍強調,滬港通準備工作需要6個月時間。 按交易地保護投資者 滬港通推出之后,對于未來兩地監管以及投資者保護等問題,張曉軍表示,按照交易發生地原則實行保護。即投資于誰的市場,由誰進行監管。投資者還可依涉外民事訴訟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并通過兩地司法協助機制予以執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具體制度安排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從監管機構層面,針對滬港通涉及的具體跨境監管問題,進一步簽署補充協議,就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交易行為認定標準差異的處理、監管信息共享機制、違法違規線索提供機制、協助調查取證和配合采取相關監管措施等方面作出具體約定。 其次是交易所層面,滬、港交易所在雙方《監管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通過簽訂《監管合作補充協議》的方式,明確滬港通的具體監管合作機制。 再次是考慮到目前內地與香港尚無司法協助的相關協定,民事及刑事的跨境執法只能依靠個案處理。行政執法層面雙方已有過合作,但仍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跨境司法協助問題將根據滬港通的實踐情況積極推動、逐步解決。 深港可自主探索互通 滬港通來了,深港通還會遠么?針對此疑問,張曉軍表示,此次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暫未納入深交所,主要基于幾點考慮:首先有利于平穩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滬港通是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重要探索,相關制度安排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初期由滬、港交易所先行先試比較穩妥。 其次,有利于防范風險。上海與香港兩地市場估值水平較為接近,滬港通對兩市場估值水平影響相對較小,有利于試點平穩起步。 第三,基于交易所自身的需求。滬、港交易所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通過商業談判,自主選擇以互聯的方式開展合作。在滬港通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下一步深港兩地市場可以具備更好的條件,在更高的起點上自主探索包括互聯互通在內的各種合作形式。中國證監會也將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深港兩地市場加強合作與交流。 -關于監管 專項治理公司不履諾 證監會公布信息顯示,截至2月底,兩市有1770家公司存在未履行完畢的承諾,涉及承諾8292項,絕大多數仍在正常履行過程中,98家公司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諾,其中有客觀原因,也有上市公司自身原因,170家公司存在不合規承諾,涉及218項承諾內容,包括未明確履約期限、內容不具體、違約約束力不足等情形,目前已經有22項承諾進行了整改。 張曉軍表示,為嚴厲打擊失信行為,證監會近期開展承諾及履行專項治理活動,要求全部上市公司“自亮家底”,未履行承諾、不符合監管指引的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時間為2014年6月底前。逾期不履行承諾的將采用監管措施,達到立案標準的移交立案,并對不履約的上市公司在分道制等方面進行限制。 |
相關閱讀:
- [ 04-11]證監會否認“IPO申報窗口關閉”一說
- [ 04-11]證監會回應滬港通熱點問題 深交所為何未被納入試點
- [ 04-11]證監會嚴厲打擊失信行為 6月底后對未履行承諾方依法查處
- [ 04-11]證監會:創業板降低財務準入不意味著放松監管
- [ 04-11]證監會主席:IPO注冊制草案年底出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