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圍攻”馬來西亞前需要了解的八件事
2014-03-31 11:23?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隨著英國《每日郵報》等披露馬航失聯客機機長扎赫爾是馬來西亞反對黨領導人安瓦爾的忠實支持者,反對馬來西亞執政黨"巫統",而在客機失聯前一天,安瓦爾因雞奸罪獲刑。于是"機長劫機、營救反對黨首領,與政府談判、政府不妥協、墜機了"幾乎成了中國人篤信的事件真相。機長扎赫爾確實在網上發表反對"巫統"一黨專制的言論,但是以"反對制造恐懼與對立的政治"為開始,且其"點贊"視頻中有5個是宣傳無神論的紀錄片。在各國情報、媒體、社會傳播如此發達,跨國信息流動如此活躍,涉及有關方如此多的事件上,馬政府不可能象陰謀論者想象的那樣,已經談砸了被對方撕票,然后繼續裝模作樣地搜索。更不用說這么大一架MH370,可躲過東南亞、南亞、中亞、澳大利亞多國防空力量和全球偵察力量。 自從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之后,全世界的公眾和媒體每天都在追逐各種“最新消息”。“每天上午是造謠時間,下午是辟謠時間,晚上是競猜時間。”對于馬來西亞的新聞發布狀況不滿可見一斑。除了馬來西亞政府和馬航本身在這方面經驗不足,,造成此次事件信息混亂的原因一是事故詭異,很多信息沒有相應證據證實,馬來西亞有取證過程需要時間。此外馬來西亞軍方和政府有隔閡,產生分歧,使得發言混亂。中國的航空事故調查一般都會有統一的口徑,并不會如此混亂。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當地時間24日晚在吉隆坡宣布,在Inmarsat和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用最新方法對衛星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馬航失聯航班已落入印度洋南部海域。選擇以第三方調查機構的“分析的結論”而不是“真實的證據”為依據宣布航班失事、“相信機上無人生還”后,網友對馬來西亞的質疑達到了頂峰。雖然這是一個間接技術推測,但它技術可靠(Inmarsat的10顆同步通信衛星能夠使世界各地的移動終端與地面站進行通信。Inmarsat在MH370的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關閉后,接收到至少5小時的ping信號),過程簡單(通過已知的衛星位置、ping信號的發送和返回時間以及仰角信息,推測出兩條MH370可能的最后飛行路線),且基于公認的物理原理——多普勒效應確定南部的線路,因而可信度很高。實際上,在沒有其它任何線索的情況下,國際社會的確都只能以這兩次技術推算作為唯一依據來部署搜索。 有中文媒體指責馬來西亞英文聲明中,用詞前后矛盾。比如,總理納吉布說馬航是在南印度洋“ended”,而馬航CEO則用“lost”。媒體追問為什么不用“crashed”,字里行間一定有貓膩。其實,lost、ended、crashed在這個語境里可以通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說“ended”更貼切,因為他的依據是衛星軌跡,信號最終“消失”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去”了一架飛機和機上所有人。澳大利亞當地報紙頭版,就直接使用了“crashed”(墜毀),盡管這個字眼更殘忍,更難以被家屬接受。 |
相關閱讀:
- [ 03-31]關注教育藍圖會議 馬來西亞華團盼獲公平對待
- [ 03-29]主導國被強調 馬來西亞會失去搜救調查主導權嗎
- [ 03-28]馬來西亞交通部承諾與中國共享所有信息
- [ 03-27]疑不堪癌癥折磨 馬來西亞一華裔9樓躍下亡
- [ 03-27]美乘客家人啟動訴訟 馬來西亞陷入信任危機
- [ 03-27]英媒:馬來西亞失聯客機再現"失獨父母"困境
- [ 03-27]赴馬來西亞旅游市場跌入谷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