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自信”:中國外交積極進取
2014-03-09 07:35? 姬少亭 王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底氣” 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個關鍵詞是:“積極”。 在回答2014年外交計劃的提問時,王毅說,這一年,中國外交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于國內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 他的回答貫穿著實質性的內容:“大力開展積極外交”,“全力推進海外民生工程”,“在國際交往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踐行平等”,“積極地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 他還提出“中國方案”一詞,期待在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發揮更大中國作用。 中俄關系、中美關系、烏克蘭局勢、中歐關系、阿富汗問題、中日關系、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系、朝鮮半島問題、中非關系……都在記者會上出現,從大國關系到周邊外交,從與發展中國家關系到多邊外交,展現出一幅全面深化改革時期中國的“外交全景圖”。 “可以看到中國外交全面、積極的態度。”基里洛夫說,作為俄通-塔斯社記者,他不僅關心中俄關系,也同時關心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系,這都將對世界產生影響。發布會甫一結束,他和他的同事安東·馬利寧已經寫完兩條報道。 今年中國外交還有一個熱詞是“主場外交”。中國將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辦兩場大型國際會議:亞信峰會和APEC會議。這兩大會議一個聚焦安全,一個聚焦經濟,都是今年中國外交的“重頭戲”。 王毅說,中國作為東道主,將發揮“主場優勢”,“提出中國主張,匯聚亞洲智慧”,同大家一道來為這兩大機制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王毅強調中國外交的“底氣”,“底氣來自于祖國的強盛”。他說,今天的中國正在加快實現“兩個百年”的重要目標。“祖國和人民是我們的堅實后盾,和平發展是我們的堅定方針。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為民族復興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 “大氣” 王毅在人代會的首次記者會亮相就需要應對突發事件:一架馬來西亞的民航班機在飛往中國的途中失去了聯系。 開場時王毅首先說:“我們都很揪心,祝愿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外交部以及我們有關的駐外使領館已經啟動了應急機制,我們在全力地了解具體情況,一旦有消息我們會及時地向大家發布。” 臨行時對記者們表示感謝,語氣急促地表示“要盡快回到外交部處理馬來西亞航空的事”。隨后疾步離開。 這一進一出都帶起波浪般的相機快門聲,記者會期間,外長一個微小的動作和表情,都會牽動此起彼伏的拍照聲響。 這一天,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的記者數量是平日記者會的兩倍以上,攝像機和照相機的數量是平日的兩三倍。新聞中心專為本場加座,一直將座位鋪設到了大廳的兩頭。中國記者和外國記者錯落落座,座無虛席。整個大廳可以看到許多女記者身著紅色外套,顏色鮮亮跳出人群,希望借此增加被提問到的幾率。 面對記者們的目光和鏡頭,王毅穩健灑脫地完成所有回答,還借節日向女記者們致以問候。 他的姿態,同時也是中國外交的姿態。對他的關注,就是對中國外交的關注。 王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他認為,2013年的中國外交展示出更寬闊視野、更積極作為,不僅是成功的開局之年,也是創新之年、豐收之年。 回答過去一年個人工作感受時,他說:“能夠在我們民族走向復興的重要時期從事外交工作,我和我的同事們一樣,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他強調,外交人員的工作是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職責是“為民族擔當、為國家爭光、為人民服務”。 他多次引用歷史和中國古典文化,并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形容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關系,用“爬坡、過坎、走正道”比喻中國處理當前朝鮮半島問題的態度;引用一封河南女士的來信,表達外交部對海外中國人的關心。 王毅說,大氣來自于文明的自信。 他認為,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今天中國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更要從博大精深的文明積淀中汲取養分和力量,要向世人展示中國人的從容、自信、開放和進取。 |
相關閱讀:
- [ 03-08]全國兩會“半邊天”風采
- [ 03-08]兩會調查:人大代表休會時間去哪了?
- [ 03-08]兩會觀瀾:災難面前看到人道的力量
- [ 03-08]門巴族女代表“出墨脫記”:開完兩會4月初才能到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