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門巴族女代表“出墨脫記” 中新社記者 白少波 3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日程近半,不少代表團已開始提前購買機票、車票,準備返程。但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墨脫門巴族村官白瑪曲珍或將成為最晚返回家鄉的代表。 “這次開完會,怕是要等3月過完,4月初才能回墨脫”,她說。 墨脫藏語意為“花朵”,當地人亦稱為“隱秘的蓮花”,位于中國西南邊陲,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長久以來因山高澗深、道路隔絕,被人稱為“高原孤島”。 墨脫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連接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的墨脫公路去年10月底通車,但只能保證每年8到10個月的通車時間。由于2月、3月恰逢嘎隆拉雪山路段雨雪天氣連連,雪崩頻頻,白瑪曲珍這次出墨脫依然艱辛,乘坐的汽車走走停停,不斷要下車鏟雪、推車才能行進。 “現在的路比之前好走多了”,白瑪曲珍向記者講起10歲那年,第一次走出墨脫的經歷。她說,當時要去林芝地區八一鎮上學,父親和她一起,從墨脫縣城經背崩到米林縣派鎮,88公里的路走了4天,“渴了喝點泉水,餓了吃點干糧,實在累得走不動了,爸爸就背上我走”。 此后,學生時代的白瑪曲珍,每年寒暑假都要如此往返進出墨脫,行路艱辛,對于途中的毒蛇,吸血螞蝗她早已習以為常。 白瑪曲珍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去的地方越多,越覺得墨脫的路最艱險。“這些年我一直在想,什么時候才能把墨脫的路修好。”她說。 相關資料記載,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50多年間墨脫公路先后經歷4次興建,但均因關山阻斷,施工難度大,未能實現永久通車。新建成的墨脫公路是其第五次修建,穿越海拔4400米的嘎隆拉雪山,直抵墨脫縣蓮花廣場,公路全長117公里。 “去年公路終于修通,圓了我們幾代人的夢想”。這次白瑪曲珍來北京開會,坐車從墨脫縣城到波密,僅用了4個多小時,所花時間縮短了約一半。她說,雖然路上遇到大雪,但好在不用像以前一樣翻嘎隆拉雪山,不然可能就出不來了。 白瑪曲珍赴京前,在2月底先趕到拉薩做準備,剛從墨脫出來,氣象交通部門就發布公告,因為雪崩頻繁,從3月1日開始到4月1日,墨脫公路封閉一個月,這下很多人“進不去、出不來了”。 鑒于一條路并不能滿足墨脫人民發展的需要,白瑪曲珍建議再修建一條從米林縣派鎮到墨脫的公路。她說,這條路如果修通,對于墨脫人民生活改善、發展旅游業以及資源開發,都具意義,“鄉親們特別囑咐我把這個建議提交給國家,爭取早日立項開工”。 “完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多項“利好”農村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舉措。 白瑪曲珍說,雖然墨脫現在還比較落后,跟其他地區相比發展緩慢,但是不會光等著國家的優惠政策來扶持,他們也會盡自己的力量,建設好家鄉。(完) |
相關閱讀:
- [ 03-07]“壓力山大”,生不痛快!——女代表委員解析“二孩糾結”背后的女性壓力
- [ 03-04]北京團代表全勤 女代表履諾連續三年騎車上會
- [ 03-03]江蘇團女代表懷抱滿月寶寶參加兩會(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