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他成我省首個活體捐獻角膜者 1月15日下午,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瀟遠看到消息后,趕到鄭大一附院,并帶去了捐獻協議書。 “以前也有人簽捐獻協議,但都是在離世后進行捐獻,而像他這樣,進行活體捐獻的,目前還沒有。”楊瀟遠說,捐獻者必須是生前自愿或身后家屬同意,以尊重自愿為原則。對于活體捐獻角膜,我國也有一定限制,在已失明、萎縮,可能導致交感性眼炎,進而威脅健康的視功能等情況下方能捐獻,而正常眼、受傷嚴重但通過治療可以恢復視力等情況,則不在眼角膜捐獻之列。 “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符合條件的活體捐獻者就比較少,而為數不多的符合條件的患者,又不一定愿意捐,這就是活體捐獻稀少的原因。”楊瀟遠說。 愛將傳續 因子自豪 74歲老母親表示離世后捐獻角膜 2月15日下午4時,在鄭大一附院1號樓眼科病房內,當記者見到耿斌時,他正在椅子上和親朋聊天。 清瘦面孔、中等身材,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從外表看,耿斌顯得比較斯文。一提起捐贈角膜的事,他連連擺手,“沒啥,沒啥,反正是要摘眼球的,角膜能讓其他人重見光明,當然要做了”。 采訪中,耿斌一直在強調自己的這個舉動很平常,能受到這么多網友的肯定和稱贊,自己很感動。 事實上,在同事胡女士眼中,耿斌的這個舉動也在她的意料之中,“他很會為下屬著想,也很熱衷公益活動,做這個決定不稀奇”。 對于兒子的決定,74歲的介玉芳也很自豪,“當時兒子跟我一說,我就立馬給他回短信,支持他這個決定。” 隨后,在對角膜捐獻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后,她對兒子說,等她離世,也要捐獻角膜。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今天上午8時,耿斌將進行手術,隨后,他捐獻出的角膜將會被迅速送到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移植到一個女患者眼內。 為表感恩 受捐者丈夫愿離世后捐出角膜 這位女患者便是52歲的王女士。 2月15日晚上,當楊瀟遠告訴她,有一個患者要為她捐贈角膜時,她一下子激動得不知怎么說話了。 “一夜沒睡。”昨天,在電話中,王女士的愛人王先生反復囑托記者,一定要代他向耿先生表達謝意。 王女士來自駐馬店汝南東官莊鎮,今年1月12日,王女士的右眼突然出現紅腫,睜不開眼睛,去鎮上一家小診所拿了藥后,并無明顯好轉,于是,便趕到了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在市二院內,醫生告訴她,她患的是:真菌性角膜潰瘍,情況比較嚴重,只能等待角膜捐獻。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 “快絕望時,耿先生送來了光明。”王先生說,受耿先生感召,他決定也要簽署角膜捐獻協議,“希望將來我也能給別人帶來光明。” 愛有遺憾 缺口巨大,不少眼病患者仍在等待角膜移植 事實上,在我省,能像王女士一樣幸運的人卻是極少數。 河南省眼庫工作人員杜曉峰說,正常的眼角膜像水晶一樣透明清澈,它相當于人眼結構中一個透明的窗口,雖只有半毫米厚,但功能強大,能將光線聚焦到視網膜上。當角膜由于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影響視力時,可通過角膜移植的方式,更換一個清晰的角膜,以重新恢復視力。 在我國,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數據表明:“角膜盲人”占全部盲人總數的1/4,而復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術。 “每個月在我們這登記等待移植的病人有600人左右,而真正能進行移植的只有20多人。”杜曉峰說,由于眼角膜的捐獻者太少,絕大多數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這一情況在鄭州市二院一樣不容樂觀。“每年等待移植的有100多個病人,能實現移植手術的約有50人。”楊瀟遠說。 相關鏈接 捐獻角膜三個解疑不可不知 對捐獻者也有要求 年齡5歲至60歲為好,可放寬至70歲。如用作醫學科研則不受年齡和疾病的限制。角膜捐獻者由醫院及法醫確定去世后,由家屬在2小時內通知眼庫工作人員。眼庫工作人員到現場完成角膜捐獻者的遺愿。 符合條件的活體捐獻者需在已失明等,可能導致交感性眼炎,進而威脅健康的視功能等情況下方能捐獻。 捐獻如何填志愿書 應由志愿者征得家屬同意后,到當地紅十字會或者河南省眼庫或鄭州市眼庫,填寫“角膜捐獻志愿書”,如果志愿者不能親自填寫,也可請親屬代填寫。 受助者需另外付錢 捐獻角膜、器官或其他組織不會花費捐獻者家屬一分錢。捐獻者家屬也不會得到任何報酬——在世界各國、買賣人類角膜、器官或其他人體組織都是非法的。大河報記者 李曉敏 平偉 |
相關閱讀:
- [ 02-12]花樣滑冰雙人短節目 德國組合粉紅豹引爆全場眼球
- [ 01-31]漳州迎春花燈展吸引了市民眼球
- [ 01-30]北京煙花爆竹銷售遇冷 煙花用網絡熱詞起名搏眼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