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治療 (一)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應盡早隔離治療。 (二)對癥治療。可吸氧,根據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導管、開放面罩及儲氧面罩進行氧療。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或應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可給予復方甘草片、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待因等止咳祛痰藥物。 (三)抗病毒治療。應盡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1.抗病毒藥物使用原則。 (1)在使用抗病毒藥物之前應留取呼吸道標本。 (2)抗病毒藥物應盡量在發病48小時內使用。 重點在以下人群中使用: 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②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檢測陽性的流感樣病例; ③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檢測陰性或無條件檢測的流感樣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應使用抗病毒藥物: A.與疑似或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史者(包括醫護人員)出現流感樣癥狀; B.聚集性流感樣病例; C.1周內接觸過禽類的流感樣病例; D.有慢性心肺疾病、高齡、妊娠等情況的流感樣病例; E.病情快速進展及臨床上認為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流感樣病例; F.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3)對于臨床認為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的病例,即使發病超過48小時也應使用。 2.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1)奧司他韋(Oseltamivir):成人劑量75mg每日2次,療程5~7天,重癥病例劑量可加倍,療程可延長一倍以上。1歲及以上年齡的兒童患者應根據體重給藥:體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體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體重不足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體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對于吞咽膠囊有困難的兒童,可選用奧司他韋混懸液。 (2)帕拉米韋(Peramivir):重癥病例或無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成人用量為300~60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癥病例療程可適當延長。目前臨床應用數據有限,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 (3)扎那米韋(Zanamivir):成人及7歲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間隔12小時;每次10mg(分兩次吸入)。 3.離子通道M2阻滯劑:目前監測資料顯示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對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耐藥,不建議使用。 (四)中醫藥辨證論治。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證(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病情輕者)。 癥狀:發熱,咳嗽,少痰,頭痛,肌肉關節疼痛。舌紅苔薄,脈數滑。舌紅苔薄,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參考處方和劑量:銀翹散合白虎湯。 金銀花30g、連翹15g、炒杏仁15g、生石膏30g 知母10g、桑葉15g、蘆根30g、青蒿15g 黃芩15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2劑,每4~6小時口服一次。 加減:咳嗽甚者加枇杷葉、浙貝母。 中成藥:可選擇疏風解毒膠囊、連花清瘟膠囊、金蓮清熱泡騰片等具有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藥物。 中藥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血必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 2.疫毒壅肺,內閉外脫證(臨床表現高熱、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感染性休克等患者)。 癥狀:高熱,咳嗽,痰少難咯,憋氣,喘促,咯血,或見咯吐粉紅色泡沫痰,伴四末不溫,四肢厥逆,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舌暗紅,脈沉細數或脈微欲絕。 治法:解毒瀉肺,益氣固脫。 參考處方和劑量:宣白承氣湯合參萸湯。 生大黃10g、全瓜蔞30g、炒杏仁10g、炒葶藶子30g 生石膏30g、生梔子10g、虎杖15g、萊菔子15g 山萸肉15g、西洋參15g 水煎服,每日1~2劑,每4~6小時口服或鼻飼一次。 加減: 高熱、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譫語者,上方送服安宮牛黃丸; 肢冷、汗出淋漓者加炮附子、煅龍骨、煅牡蠣; 中成藥:可選擇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血必靜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 3.以上中藥湯劑、中成藥和中藥注射液不作為預防使用,應早期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五)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給予易消化的飲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如出現明顯低鈉血癥,應積極補充氯化鈉。對于低鉀血癥,應給予氯化鉀、門冬氨酸鉀等補鉀治療。須密切觀察病情,監測并預防并發癥。抗菌藥物應在明確繼發細菌感染時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六)重癥病例的治療。具體參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療救治專家共識》重癥病例的治療部分。 七、醫院感染防控 嚴格規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醫療機構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遵照標準預防的原則,根據疾病傳播途徑采取防控措施。具體措施依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13年版)》的相關規定。 |
相關閱讀:
- [ 01-26]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 [ 01-26]浙江再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今年已確診49例
- [ 01-26]劉延東:強化聯防聯控堅決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蔓延
- [ 01-26]深圳市衛計委:并無醫生感染H7N9致死情況發生
- [ 01-26]網傳醫生染H7N9死亡 徐州一打工妹被警方調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