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 將完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2014-01-20 13:23?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1年聚焦“三農” 將完善中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朱宛玲):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19日正式公布,文件聚焦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等八大方面工作,全面定調中國201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 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一年聚焦“三農”,體現了農業在中國不可動搖的基礎地位。文件指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國理政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文件還首次提出首提農產品目標價格制,突出市場作用,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此外,中國還將積極地利用國際農產品市場和農業資源,有效調劑和補充國內糧食供給。 在中國反復定調糧食安全的背后,是糧食自給率的逐年降低。2013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6億噸大關,實現了糧食“十連增”。與此同時,這幾年中國糧食進口數量在增加。對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表示,中國13億人口的口糧能做到基本自給意義重大,也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 任正曉說:“中國有13億人口的國家,我們的糧食能做到谷物基本自己,口糧絕對安全,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貢獻。我們將在中央確定的糧食安全戰略的指引下,繼續履行好保障國內糧食安全,同時為國際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的大國的責任。” 而與以往相比,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重視糧食安全,不再單單是指糧食的數量安全,而是更加強調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文件在強調保障當期供給的同時,更加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構建國家糧食戰略,落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宋洪遠說:“我們講糧食安全,不僅是還要更加重視品質和質量。數量和質量是統一的。第二關于就是說呢,我們強調供給,既要做好當期供給,但是破壞了資源,保障當期供給的同時,還要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要節約,環境要友好,所以這兩句話,對我們在新形勢下構建國家糧食戰略,落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迅速推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農業勞動力老弱化的問題日趨突出。對此,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很好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這個新興的農業經營體系必須要結合當前大量農民進城打工,將來還有一部分農民轉為市民,很可能不再從事農業生產。有一部分農民很可能不再依賴土地。未來農業、種植業、土地怎么樣來生產,如何來種,就是新興農業體系當中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在不損害農民,不損害集體所有制。盡可能避免非農化、非糧化,通過土地流轉來培育出新型農業,和普通農戶有機結合起來,把現代農業發展得更好。” 針對近來熱議較多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問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政策細節更加明確,首次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經營權就是收益,我用這塊土地的預期收益來抵押,我獲得一些貸款,即使抵押失敗了,最多跟銀行約定個3年或者5年經營權沒有但我承包者我沒有改變,更不會改變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的收益做抵押,那未免見得就不行。” 此外,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好轄區內農業轉移人口在本地城鎮的落戶問題,將為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相關閱讀:
- [ 01-16]農行仙游支行服務三農匯報獲仙游縣委書記肯定
- [ 01-03]龍巖率先實現三農綜合保險全覆蓋
- [ 12-30]總書記總理的三農情懷:與農村農業農民不可割舍
- [ 12-29]松溪:“七個一”助推“三農”發展
- [ 12-26]中央妙語論“三農” 傳遞民本新內涵
- [ 12-26]“三農”若趨好,全局則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