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欠稅”涉及廣州三個地產項目 廣州地稅:正核實情況 央視報道所稱的萬科欠繳土地增值稅涉及該公司在廣州的多個項目,并稱企業未主動申報,稅務主管部門也未要求企業清繳,廣州市地稅局因此成為事件的“配角”。昨日,廣州市地稅局有關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正加緊核實相關情況,將由上級稅務機關統一公布。 該人士說:“國家稅務總局對此高度重視。我們正在加緊核實央視報道中所提到的萬科在廣州的三個項目的土地增值稅征收的具體情況,核實后會上報,最后應該是由總局來統一回應吧。” 從之前的《每周質量報告》到此次的《東方時空》,央視一直在窮追土地增值稅征管中存在的兩個關鍵問題:一是房企應繳未繳土地增值稅算不算欠稅?二是萬科的有關項目是否已經達到土地增值稅的清算條件? 對于第一個問題,此前國家稅務總局已經給出了說法,即2013年11月26日的“稅務總局財產行為稅司負責人就土地增值稅政策和征管情況答記者問”。有業內人士昨日表示,稅務總局當時對我國土地增值稅政策和相關稅收征管進行的回答,實際上是十分客觀的,既說明了土地增值稅的特點,也介紹了這個政策在執行中遇到的難題,沒有回避。 對于第二個問題,萬科的公告明顯否定了央視關于其項目已經達到土地增值稅清算條件的說法:“廣州金域華庭項目,目前銷售比例僅為49%,遠未達到土地增值稅清算條件。”“廣州金域藍灣項目、柏悅灣項目,均未全部完成銷售,最近交付時間均為2013年12月。雖然均未達到應清算條件,但項目公司已經在整理相關材料,為清算工作做準備。”(記者 嚴麗梅) |
相關閱讀:
- [ 11-30]業內稱房地產調控全國信息聯網成當務之急
- [ 11-27]稅務總局:將完善土增稅政策嚴防稅款流失
- [ 11-26]房企欠增值稅爆料人駁任志強:說我錯拿出證據
- [ 11-10]中國房企“入侵”世界 因國內地價“不能接受”
- [ 11-06]多房企前十月銷售額超去年全年 傾向高周轉模式
- [ 10-22]中國“土豪”的9大轉變
- [ 10-18]富裕人群海外購房成普遍現象 海外置業值得關注
- [ 09-25]地產大佬相繼轉型服務商 萬科醞釀讓員工當小老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