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北京外來務工人員蝸居井下、南京兩女童餓死家中,針對這樣的事件,在本周結束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上,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2014年,我國將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完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 我國的關愛型救助管理制度已經順利實施整整十年,及時有效保障了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存權益,但是民政部部長李立國也坦言,救助工作還有新的情況需要面對,2014年要繼續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李立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總量逐年增加,危重病人、精神障礙患者、智障人員流浪乞討現象不斷增加、老年人流浪乞討現象居高不下,外來務工人員蝸居井底、涵洞、橋下現象也是屢見曝光,在修訂救助管理辦法時,應該強化救助管理制度在整合資源、協調政策等方面的轉接功能,創新完善“回歸安置”和“源頭防治”工作機制。 根據初步統計,2013年全國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0%,盡管對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取得成效,但李立國分析認為,從近年來發生的困境未成年人熱點事件來看,監護人疏于監護或無力監護是導致未成年人流浪乞討、違法犯罪甚至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應將監護干預的對象從流浪未成年人擴大到整個困境未成年人。 李立國:南京兩名女童餓死、女童裸身乞討事件深刻反映了處于監護缺失和監護失當的困境未成年人,無法及時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有效干預保護的問題,迫切需要健全以監護干預制度為核心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讓無法得到有效家庭監護的困境未成年人及時得到幫助。 |
相關閱讀:
- [ 12-29]青少年應當如何看待財富:少年富豪不能作普適勵志典型
- [ 12-27]上海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禁止酒吧接待未成年人
- [ 12-26]17歲吸毒少女查出宮外孕 稱打掉就行別影響聚會
- [ 12-19]遏制動畫暴力還在司法之外
- [ 12-09]女孩摔童案中那些偏離的常識
- [ 12-09]女孩摔童案中那些偏離的常識
- [ 12-08]重慶摔嬰案引爭議 專家:14周歲“刑責門檻”該論證
- [ 12-06]酒吧不設限未成年人犯罪頻發 檢方吁加強檢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