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下旬,安倍在國會答辯中出言貶低對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殖民統治與侵略罪行進行反省和道歉的“村山談話”,甚至妄稱“侵略定義在學術界和國際上尚未確定”。在此之后,先是日本維新會共同黨首、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公然聲稱“慰安婦制度為戰時所需”,又有副首相麻生太郎拋出“納粹式修憲論”,無一不是對現今國際社會基本常識與人類道德準繩的嚴重挑釁。對此,日中科學技術文化中心理事長、福井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凌星光指出:“我認為,日本的右傾化是很明顯的。從日本的歷史來看,整個戰后日本一直走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從這一點來看現在逆轉了,所以講這是嚴重的右傾化。日本右傾化的問題,我們必須要警惕,另外也要注意到其今后的發展方向。” 12月6日,安倍政府與執政黨不顧日本輿論強烈反對,連夜在國會內強行推動《特定秘密保護法》獲得通過。此舉招致了日本國內強烈抗議,當地民眾的集會游行活動在各地此起彼伏。 日本輿論指出,“保密法”是創建日本版“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配套法案,這是安倍政府在安保政策大轉換上邁出的第一步。此后,預計日本政府將進一步強化日美同盟,并相繼開展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以及為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憲法解釋等一系列活動,甚至是全面致力于修改憲法。19日,安倍在東京發表演講時就其安保政策稱:“這周,我們制定了日本第一個《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現在有朝鮮的核與導彈問題。中國單方面劃設了防空識別區。以西南地區為首,為了確保日本周邊的廣闊海洋及天空的安全,有必要強化自身的防衛態勢。這周,我們還對防衛大綱進行了徹底修改。” 12月17日,安倍政府內閣會議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與新《防衛計劃大綱》兩份安保政策上的指導性文件,著重渲染“地區國家威脅論”。另一方面,安倍政府還在內閣會議于24日通過的2014年度預算案中砸下39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作為海上保安廳的“體制建設費”,明確凸顯出了其“以中國為靶心,重點提高離島防衛”的強硬姿態。 在外交領域,安倍提出“俯瞰地球儀”式的“價值觀”外交,強調以“日美同盟”為主軸,與“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加強合作。其中,東盟地區備受重視。安倍上任不足1年,即遍訪東盟10國,本月14日在東京舉行的日本與東盟特別峰會更被日本輿論比喻為安倍外交的“收獲節”。不過,雖然安倍意在通過經濟援助拉攏東盟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接受日方提議牽制中國,但這一目的顯然已經落空。對此,日本福井縣立大學名譽教授凌星光指出:“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擴大日本的影響,使中國孤立。但這個目的達到了沒有?沒有達到,已經失敗了。但現在日本媒體的炒作上不顯露出來,好像很多國家還是比較有共鳴的。也有一些日本媒體已經發出聲音指出,這種與中國為敵的外交,東盟國家也好,其他國家是不會贊成的,但這種聲音還不那么大。所以,現在日本一般的老百姓還不認為安倍的這種外交已經失敗了。所以說,我們還要繼續加強與日本在這方面的斗爭,要使得安倍的‘價值觀’外交、這種反對中國的外交徹底破產。” |
相關閱讀: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12-27]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執政一年推動日本急劇“右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