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樣化”--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2013-12-22 16: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趙承、董峻)統籌解決城鎮化與“三農”問題,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大課題。在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看來,中國現代化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和多數農民的城鎮化;最大的風險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而農業和農村發展嚴重滯后,城鄉發展嚴重失衡。 韓長賦說,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部署,必須統籌解決城鎮化與“三農”問題,努力縮小工農城鄉發展差距,盡快補上農業這條“短腿”,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為城鎮化進而為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奠定更為牢固的基礎。 城鎮化為農業帶來歷史機遇:投資農業不會一夜暴富,但會有長期和穩定回報 記者:大規模的、快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給農業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韓長賦:工業和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由此積累起來的財富,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我們國家人均GDP已經超過6000美元,也到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階段。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擴大了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都對農業產生了強大的拉動作用。 記者:請您具體分析一下這種拉動作用有多大。 韓長賦:一是城里人的消費量明顯高于農村人。人們一直以來有一個認識誤區,認為城里人比農村人吃的糧食少,對農業資源的需求就少。其實不然。一個城里人直接消費的口糧,也就是主食,確實比農村人少。但是,城里人消費的肉、蛋、奶及水果、蔬菜等大大高于農村人,而這些都需要用糧食來轉化,或者占用糧田來生產。農民一次吃一個蘋果就夠了,而城里人喝一杯蘋果汁要榨三個蘋果。因此,簡單說城里人糧食消費少于農村人是不確切的。另外,城里人消費優質農產品也給農民的生產和增收創造了新的空間。 二是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城鎮化率很低,那時的農產品是四個人賣、一個人買,肯定賣不出好價錢。目前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0%,基本上是一個人賣、一個人買。隨著城鎮化率的快速提高,很快就會是一個人賣、兩個人買了。這無疑為農產品價格提升帶來很大機遇。 城鎮人口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必然拉動農產品需求增長,拉動農產品價格上行。農民和所有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以及農業農村經濟工作者,都應該看到和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投資農業不會一夜暴富,但會得到長期和穩定的回報。有興趣、有志向投資和發展農業的企業家、金融家,應該有這樣一種眼光。 |
相關閱讀:
- [ 12-13]巴西“過度城市化”引后患 德國城鄉均衡發展值得借鑒
- [ 12-11]“黑診所”頻現北京城鄉結合部 警惕身邊“殺手”
- [ 11-24]專家稱中國城鄉兒童微量營養差異大需調整膳食結構
- [ 11-20]國家林業局要求城鄉綠化少移植樹木
- [ 11-19]學者:在大戶籍改革中消除城鄉權益落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