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回應農民自鋸殘腿事件:要進一步放寬救助范圍
2013-12-05 12:1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在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不久前發生的河北保定一個農民因為無錢手術而自鋸殘腿事件提問,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說,在醫療救助方面,現在確實存在著救助面過窄、救助水平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患病,特別是患大病的困難群眾的醫療問題。民政部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其中,救助的范圍會進一步放寬,將目前救助低保、五保家庭放寬到低收入家庭,也包括醫療支出巨大的、使家庭陷入困境的一些支出型貧困家庭。 [新華社記者]不久前有媒體報道河北保定一個農民因為無錢手術而自鋸殘腿,引起了社會對于特殊困難群體的廣泛關注。這是不是暴露出我們在救助政策上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籌發展,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民政部如何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這個要求? [竇玉沛]照黨的三中全會的要求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我們要著力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具體來說有這幾個方面: 第一、要編好網,采用法治化的方式來編織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綜合構建涵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自然災害救助以及醫療、住房、教育、就業、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在內的制度體系框架。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這方面的法規,待成熟后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第二、補短板。當前我們在社會救助中的短板,一個是你說的醫療救助,還有一個是臨時救助。在醫療救助方面,現在確實存在著救助面過窄、救助水平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患病,特別是患大病的困難群眾的醫療問題。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會同財政部在273個縣、市、區進行了為期近兩年的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我們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 主要的思路:一是要進一步放寬救助的范圍,將目前救助低保、五保家庭放寬到低收入家庭,也包括醫療支出巨大的、使家庭陷入困境的一些支出型貧困家庭。二是適當放寬救助的標準和限制,主要是對病種、用藥目錄、定點醫院等方面適當放寬。三是適度提高救助的標準,提高救助的封頂線和個人承擔部分的救助比例。四是要做好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銜接,發揮各項保障制度的綜合合力。五是繼續做好一站式即時結算,方便受救助的困難群眾就醫。 關于臨時救助方面,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但還有一部分人家庭收入雖然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線,但是由于家庭因就醫、子女上學等剛性支出比較大,我們稱為支出型貧困。還有一些家庭因為臨時性、災難性的情況發生,陷入了臨時貧困。還有一些人戶分離,也包括外出務工不著、尋親不遇、被偷、被搶等出現的臨時性困難,低保這項制度覆蓋不了,所以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 第三、筑網底。要牢牢地編實、編牢這個網底,確保網底不破。最低生活保障就是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網底不破方面,我們正在認真貫徹去年9月份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的意見》,督促各地進一步完善程序,強化責任,加強監管。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做幾件事:一是加快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對申請家庭的房產、車輛、存款、股票等方面進行跨部門、多層次的信息比對。二是建立低保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機制。三是要進一步完善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通過這些方式,進一步筑牢網底。 第四,聯好網,將社會救助與其他的社會保障、扶貧開發、慈善事業、扶持就業等制度,使之銜接互動,發揮各項政策的綜合效應。 同時我也想說,我們還記得托爾斯泰有句話,叫做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城鄉困難家庭確實各有各的不幸。在強化政府制度性、法治性救助的同時,我們希望慈善組織、志愿者對困難群眾開展一些個性化、人性化、關愛型的救助,這也是三中全會提出來的支持慈善事業,積極發揮扶貧濟困作用的一個具體的體現。謝謝。 |
相關閱讀:
- [ 11-11]奮斗,為了人民的期盼——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述評
- [ 11-07]十八屆三中全會布局“全面深化改革”
- [ 11-04]社會救助應駛上法治化的快車道
- [ 11-01]社會救助不要止步于臨時救助
- [ 10-31]“好的市場經濟”既追求效率又守護良心
- [ 10-31]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
- [ 10-31]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討論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
- [ 10-31]全方位織牢安全網,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