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歷史上最大的古跡復原工程崇禮門修復工程被曝光存在諸多質量問題后,韓國媒體紛紛刊文發表對此事件的看法。 韓國《首爾新聞》11月8日的評論認為,近年來韓國文物修復工作漏洞百出,此前韓國世界文化遺產佛國寺的復原工程就沒有保持好歷史原貌,而世界文化遺產石窟庵在1960年代修復的時候又被抹上了水泥。 《首爾新聞》認為,文物古跡的修復工程由于可能毀損原貌因此必須慎重,考慮到修復的復雜性,即使耗費數十年也值得。以希臘雅典的帕特農神廟為例,從1980年代開始的修復工程已經持續到了現在。而與此相比,韓國國寶1號崇禮門的修復工程居然只用了不到5年時間。韓國的文物管理和施工部門必須認識到,修復古跡和新建建筑完全是兩個概念。 韓國《中央日報》11月8日的報道認為,國寶1號崇禮門是韓國的臉面。崇禮門按照傳統方式的復建工作已經超過了單純的文化遺產恢復層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義。但因敷衍了事的豆腐渣工程,卻使國民感到了失望。因丹青開裂、脫落而突顯的崇禮門“豆腐渣工程”嫌疑目前正在全面擴散。 韓國《朝鮮日報》11月8日的社論認為,當年復原工程開始的時候,韓國文化遺產廳公開承諾,“將以獻身的精神讓崇禮門恢復原狀并再矗立1000年”。然而工程竣工還不到一年,就發生了丹青脫落和木材裂開等嚴重質量問題,這實在讓人震驚。 《朝鮮日報》認為,德國在復原二戰中損毀的科隆大教堂時,僅一個柱子就耗時10年。對于像崇禮門這樣的復原工程,居然只用5年就草草了事,這只能說明有關主管部門的無知。該報社論還認為,應該徹查此事,對豆腐渣工程的責任人進行嚴厲處罰。此外,還應將此次的事件記載入韓國的歷史教科書,從而讓下一代汲取教訓?!?/p> (駐首爾記者王剛) |
相關閱讀:
- [ 09-17]元謀人遺址再曝管理問題 專家:保護遺跡需多方合力
- [ 09-11]臺民代要求臺當局負起古跡保存修復管理維護之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