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東陷入困境 重要戰略利益使其欲罷不能
2013-11-11 11:1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二、與過去相比,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是否發生了顯著變化? 處于動態調整中,但沒有根本性變化。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版圖出現的巨大變化,對美國的中東戰略構成重大挑戰。亞太再平衡戰略推出后,推進民主與自由不再是核心利益 唐志超:自二戰以來,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美國在全球和地區角色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冷戰期間,捍衛以色列的安全,控制中東能源,阻止蘇聯及其盟友控制中東,一直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冷戰結束后,推動地區和平,推廣“民主”與“自由”,建立由美國一家主導的新中東秩序,成為其主要戰略目標。“9·11”事件后,隨著反恐成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以及對外政策的主要內容,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推動地區“民主”改造成為小布什政府中東政策的核心內容。美國認為中東地區存在的“民主赤字”是地區恐怖主義泛濫的主要根源。到了奧巴馬時代,鑒于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的教訓和美國實力、地位的下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推出,美國中東政策進一步調整,推進中東民主與自由不再成為核心利益,但反恐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仍保持十分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哪一時期,捍衛以色列的安全以及控制中東石油,一直是美在中東的核心利益,從未發生變化。 納菲阿:2011年以來,中東地緣政治版圖出現巨變,對美國中東戰略構成重大挑戰。盡管美國一直鼓吹“大中東民主計劃”,歷史上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卻多是埃及、沙特這樣的專制集權國家,而伊朗這種革命性國家卻成了美國的死對頭。2011年后,專制國家紛紛面臨著民眾的抗議浪潮,新上臺的民選政權無力控制國家局勢。于是美國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如何應對這些民主過渡國家一系列的國內危機上。在美國看來,如果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局勢無法穩定下來,就會為恐怖組織提供新的庇護場所。但是,這些國家的問題非常棘手,尤其是敘利亞危機,至今各方無法找到利益的契合點,這使得美國中東政策的未來呈現一派灰色調。 范德普滕:自二戰結束、英國勢力撤出中東地區之后,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沒有太大變化,即在這一能源和地理的戰略位置發揮美國的影響力,進而將影響擴大至周邊。雖然近10年間美國減少了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并增加了自身能源供應,但這并不代表中東的能源已變得不重要。美國可以通過影響中東,進而影響對歐洲和亞洲的石油供應,乃至影響國際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蛟S從表象上看,美國拋棄了許多以前的盟友,并支持中東民主化、減少石油進口,但根本的戰略利益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直到出現一個或多個競爭者試圖分享美國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 |
相關閱讀:
- [ 11-08]阿拉法特遭“毒殺”或點燃中東 以成眾矢之的
- [ 11-06]克里七訪中東難撫盟友
- [ 11-05]克里急赴中東安撫盟友沙特
- [ 11-05]克里稱沙特是中東領導者 兩國須維持正常狀態
- [ 11-05]美國務卿稱沙特系中東領導 兩國關系須維持正常
- [ 11-04]沙特不滿美國中東政策 分析稱沙特鬧的是情緒
- [ 11-04]“羅莎”減弱為熱帶風暴 內蒙古東部、東北將有雨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