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做園丁女洗衣”式的延遲領取養老金設想可行嗎?
www.fjnet.cn?2013-09-22 15:52? 王曉潔、李江濤?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王曉潔、李江濤)近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有關延遲領取養老金的言論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她在接受上海電視臺《七分之一》欄目采訪時表示,2030年之前實現男女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的目標,對于退休后到領取養老金之間的時光如何度過的提問,她表示:“男的去養老院做園丁,女的給老人洗衣服做點編織。多好!”此言一出,惹來一片批判之聲。 “大家抓住某一句話不放,背后真正的想法被誤讀了。”楊燕綏對新華社記者說。當記者希望她進一步解釋時,楊教授表示將就此事擇日發布聲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不認同楊燕綏延遲領取養老金的觀點。不過,他強調,公眾不應糾纏于延遲領取養老金的爭論本身,而應該將目光投向其背后更重要、更迫切的議題——養老金制度改革。 網友炮轟:請站在勞苦大眾堆里想想 8月中旬,清華大學提出的養老體制改革方案在網上公開。這份方案提出了八大改革舉措,包括養老金頂層設計、雙軌制并軌、制定《養老金條例》、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等具體措施,其中有關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建議引發公眾廣泛關注。8月下旬便已經有網友表示反對這一計劃,而楊燕綏“男做園丁女洗衣”的說法一出更是惹來罵聲一片。 “請說人話行不,站在勞苦大眾堆里想想?”“書畫家吳寶玉”在微博上表示。“陽春晚雪”則調侃:“百度顯示楊教授生于1953年,正好介于50-65之間。請楊女士以身作則,馬上退休,拒絕一切工資福利,帶頭去養老院洗衣服。”還有人指責楊燕綏“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也有聲音認為,公眾應理性思考楊教授的言論。署名為鄧海建的評論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養老制度調整箭在弦上,其中“錢”的問題不容忽視,在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獲得的年均收益率不高,如何管理、分配養老金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楊燕綏:幫老人洗衣服為什么不可以做呢? 截至記者發稿,楊燕綏仍未發表公開聲明。但是,在她近日做客人民網以及在《七分之一》欄目中,都曾詳細闡述延遲領取養老金背后的考慮。 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楊燕綏解釋,退休年齡和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不同的。對于在65歲領取養老金之前就已退休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如何度過退休至領取養老金之間的過渡期:一、有足夠收入,工作與否隨心而定;二、不得不工作,增加的繳養老金年限確保其未來可以領取“獎勵養老金”;三、沒有能力就業,政府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使其提前領取部分養老金。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8]“以房養老”優勢明顯 實行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
- [ 09-18]“以房養老”預全國試點被指可操作性不大
- [ 09-18]北京擬試點推廣“以房助老” 不須抵讓房屋產權
- [ 09-17]胡曉義:未來8年養老保險還應將約2億人納入覆蓋范圍
- [ 09-17]人社部部長:未來8年中國社會保障任務艱巨
- [ 09-17]“以房養老”成熱點 專家稱應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 [ 09-17]“以房養老”應錦上添花 而非雪中送炭
- [ 09-17]市民談以房養老政策:兒女還眼巴巴看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