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本土化愿望強烈 印度輿論稱贊“維克蘭特”號航母是印度軍備本土化的典范。據介紹,這艘航母船體構造的80%—90%、動力系統(tǒng)的60%以及火力系統(tǒng)的30%是印度本土生產。本土化成為近期印度軍備領域的熱門詞匯。印度自行研制的首艘6000噸級核潛艇“殲敵者”號的核反應堆8月9日激活運行,印度總理辛格稱,這是印度本土制造能力的又一巨大進步。 錢德蘭對本報記者說,隨著印度海軍實力的增強,其在提高自身武器裝備水平方面也會更加雄心勃勃。印度輿論稱,印度成為印度洋地區(qū)唯一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六個能自行設計和建造核潛艇的國家。印度新德里電視臺近日評論稱,建造“維克蘭特”號航母,除了鍛煉一支航母建造團隊外,另一巨大收獲就是印度已有能力生產武器用鋼材,這意味著印度將可以自主建造更多的軍艦。 印度是全球軍火進口大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年發(fā)布的報告稱,印度自2011年以來連續(xù)成為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而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武器裝備中進口占了約65%。印度防務研究與分析研究所近期發(fā)布的印度國防工業(yè)報告稱,為了振興國內軍工業(yè),印度在1992年曾提出到2005年國產武器裝備比例從30%提高到70%的目標,不過目前這一目標遠未實現(xiàn)。該研究所稱,印度曾成立專門委員會,以研究推進國防裝備的本土化,不過委員會的建議并沒有得到認真執(zhí)行。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印度實現(xiàn)武器裝備本土化的愿望更為強烈。武器裝備大量依靠進口一方面會損害印度的戰(zhàn)略安全,可能導致出現(xiàn)印度急需武器裝備而又無法得到補給的局面;另一方面則使得印度在全球軍火市場處于被動地位,俄羅斯賣給印度的二手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就是典型例證。該航母交付日期一再拖延,改裝成本不斷飆升,甚至已超過制造一艘新航母成本,這都讓印度叫苦不迭。 印度軍事裝備的本土化不僅將提高印度自力更生的能力,還會推動民用科技領域的進步。盡管近期印度在推進軍備本土化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印度軍備本土化任重道遠。 (本報新德里8月12日電) 點評 馬加力(中國改革開放論壇戰(zhàn)略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從印度自身軍力增強的角度來看,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性進展。自行建造航母體現(xiàn)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維克蘭特”號航母將促進印度海軍軍力乃至整個軍力實現(xiàn)較大提升。 印度本屆政府選擇在此時讓“維克蘭特”號航母下水有多重考量:一是為了提高國民的自豪感,爭取民眾對政府的支持;二是向國際社會展示印度實力;三是顯示印度對印度洋控制的意志。 從目前情況來看,印度國產航母的建造還沒有最終完成,大量艱難復雜的工作還在后面,航母距離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還有很長的路。比如,艦體本身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設施安裝,機艦契合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真正將一艘具備實戰(zhàn)能力的航母交付海軍尚需很長時日。 印度是印度洋沿岸大國,也是南亞地區(qū)的軍事大國。“維克蘭特”號航母具備戰(zhàn)斗力后,將對印度洋和南亞地區(qū)的軍事平衡產生巨大影響,對印度洋乃至西太平洋地區(qū)的戰(zhàn)略格局也將產生影響。 |
相關閱讀: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08-13]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真正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尚待時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