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養老改革試點5年追訪:多數紋絲未動
www.fjnet.cn?2013-08-06 20:56? 周蕊、黃浩苑、呂夢琦、岳德亮、牟旭、張桂林?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地方干部稱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進 既然“并軌”的大方向已經明確,為什么在地方上的試點工作如此艱難? 不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于擔心改革會增加個人的負擔,對于改革熱情不高、缺乏動力。重慶一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說,現行制度下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通常由國家財政負擔,個人幾乎是“零負擔”,而一旦改革,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社會化必然會增加個人的負擔。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相關負責人說,總體來說,這幾年,地方對待這項試點的態度是比較消極的,沒有進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地方上推進很難,實施層面推進的阻力和矛盾很大,原因是牽扯的利益糾葛太多,系統之間的人會相互比較,比如事業單位與機關單位。這項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進。 記者采訪了解到,試點實行五年多來阻力較大,原因主要在于試點方案對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采用“向下并軌”的方式,人為拉大了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之間的待遇差距,造成新的矛盾。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蘇云說,我國目前實行的退休制度其實是“三軌制”: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實行由財政統一支付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其中,第一軌的政府機關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高于第二軌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第三軌”企業職工則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享受的待遇低于上述兩軌。當初的事業單位改革試點主要方向是將第二軌向下和企業退休人員進行“并軌”,這樣形成的新的第二軌和第一軌之間的距離反而變大,試點方案受到阻力較大也是必然的。 事實上,近年來,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和公務員的待遇差距也有擴大的趨勢。東部地區一位曾參與制定某研究機構事業單位改革方案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位事業編制的正教授的養老金待遇從以前和副局級干部持平一路下降到和處級持平,在有的地方還不如科級。“一位正教授的付出和貢獻只能得到和科級持平的養老金,還要向下往企業退休人員靠攏,光從貢獻角度來說就是不公平的,試點方案可行性太低。” 據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事業單位改革服務局介紹,養老金制度和退休制度下,養老保障的天壤之別是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之一。盡管國務院曾出臺“職業年金”方案,可縮小事業單位人員參保后退休的差異,但這筆錢由誰出?是財政出、企業出,還是員工自己出,尚沒有明確規定。因此,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任務艱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4]人社部副部長:養老保險最終“并軌”方向明確
- [ 07-29]專家稱地方政府不會破產 養老不會受直接影響
- [ 07-28]黑龍江敬老院火災遇難老人賠償金差4倍
- [ 07-27]新規攪動養老產業 眾多無證養老院何去何從
- [ 07-24]陜西一殘疾人托養院給老人戴鐵鏈 稱家屬同意(圖)
- [ 07-21]人社部正研究城鄉居民與職工養老保險銜接問題
- [ 07-21]專家稱養老保險制度仍存諸多缺陷 亟須從頂層優化
- [ 07-20]南昌興起代看老人服務 專家稱可“短期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