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呼吁加快部署江門中微子實驗工程
www.fjnet.cn?2013-06-21 07:39? 孫自法?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享有科技“國家隊”和國家科學思想庫之譽的中國科學院在其最新出爐的一份戰(zhàn)略研究報告中建議,將江門中微子實驗工程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部署。 由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領銜、200多位專家歷時一年多深入研究推出的《科技發(fā)展新態(tài)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zhàn)略選擇》研究報告20日下午在北京發(fā)布。該報告提出,江門中微子實驗工程重點是新建一個大型的高精度中微子實驗站,研究反應堆中微子振蕩。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成功,使中國在世界上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將為破解“反物質(zhì)消失之謎”作出重要貢獻。江門中微子實驗將通過10年努力,確定三代中微子的質(zhì)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shù)到1%的精度、探測可能的超新星爆發(fā)中微子等。 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宇宙起源于137億年前的大爆炸,按照基本粒子理論,產(chǎn)生的正物質(zhì)和反物質(zhì)應該一樣多,但在自然界并未觀察到反物質(zhì),而中微子振蕩中的電荷-宇稱對稱性破壞效應最有希望解釋“反物質(zhì)消失之謎”。 位于大亞灣核電站的中微子振蕩實驗,首次確定了最后一個未知的中微子混合角,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混合角遠大于預期值,意味著電荷-宇稱對稱性的破壞效應可能很大,其進一步實驗有望解釋宇宙中物質(zhì)-反物質(zhì)不對稱的起源。(完) |
- 責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5-15]中科院:多地觀測“不明飛行物”實為探空火箭
- [ 04-23]中科院研究稱蘆山地震對大熊貓棲息地影響較小
- [ 04-11]中科院:H7N9病毒來自東亞野鳥和中國雞群基因重配
- [ 04-11]中科院:H7N9感染人是極小概率隨機事件
- [ 03-26]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因城市光污染改為博物館
- [ 02-08]中科院破隧道1公里1億元造價標準 3公里花9千萬
- [ 02-05]中科院專項研究分析灰霾成因:北京機動車占四分之一
- [ 01-10]中科院稱中國2049年全面超美 專家:值得懷疑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