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將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 計劃6月初起航
2013-04-16 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藍曉梅 |
分享到:
|
原標題:“蛟龍”號將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計劃6月初起航 “蛟龍號”模型(資料圖) 中新網4月16日電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從今年起,“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據悉,“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分為3個航段,計劃今年6月初起航。目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本體、船舶與水面支持系統準備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 據了解,第一航段43天,計劃于今年6月初從青島起航,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開展定位系統的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開展科學研究。 第二航段42天,預計7月中旬于廈門起航,主要在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合同區進行海底視像剖面調查和取樣,為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結核覆蓋率估算提供視像資料和樣品,同時開展常規環境調查,收集環境基線數據,履行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義務。 第三航段28天,計劃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探區開展近底測量和取樣,為參與海山區環境管理計劃提供技術支撐。 “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的任務安排將堅持安全第一、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通過發揮“蛟龍”號的獨特技術優勢,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及大洋資源調查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同時,進一步檢驗、完善“蛟龍”號的作業能力和作業規程,培養業務化運行所需的專業人才隊伍,探索建立中國大型深海裝備公平、公正、高效的應用機制。 目前,“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本體、船舶與水面支持系統準備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 據悉,幾年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相繼完成了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海試。去年7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海底作業技術和能力得到驗證,實現了中國深海技術發展的新突破和重大跨越。開展試驗性應用,發揮“蛟龍”號技術優勢,是加快“蛟龍”號業務化運行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升對深海大洋的認知水平。 |
相關閱讀:
- [ 03-31]“蛟龍號”6月再次入海 至少執行五項應用任務
- [ 03-29]“蛟龍”號6月潛水器起航 用5年向常態化業務過渡
- [ 03-28]“蛟龍號”擬于6至9月開展首次試驗性應用作業
- [ 03-25]“蛟龍號”深潛器將從今年6月起投入實際應用
- [ 03-24]“蛟龍號”深潛器今年6月起投入實際應用
- [ 01-31]"蛟龍"號載人深潛
- [ 01-31]劉賜貴:“蛟龍”號對人類探知海洋具重大意義
- [ 01-31]“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凱旋 本次海試成功超預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