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熱線:公務員,只是一種選擇
2013-04-16 09:3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職業本質:更重要的是做些事情 當公務員,也許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美,但報考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減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直機關司局級領導認為,問題的癥結在于,社會并未把公務員作為一種正常的職業。一方面資源配置傾斜,讓公務員群體的確享受一些特殊福利,比如養老;另一方面腐敗現象高發,讓社會對這個群體產生權力尋租想象。 在他看來,最根本的還在于,讓公務員成為正常職業之一種,逐步剝離身份上種種特殊福利,同時用制度加強對權力的制約,擠壓權力尋租的空間。 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認為:“國考熱”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公權力越大,公務員通過權力獲取資源的能力就強,在人們的想象中,獲得隱性收入的機會就很多,因而成為很多人的就業首選。 汪玉凱認為,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出臺,可謂對癥下藥,提出理順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并提出一系列諸如減少審批程序、鼓勵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等明確措施。 在汪玉凱看來,這有兩方面意義:權力下放、分散改變權力過分集中的狀況,減少尋租空間;同時簡政,改善市場環境,增強民營企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也為個人創業提供更好的支撐。 “當市場和社會創造出更多機會,公務員就變得不那么有魅力了!”汪玉凱說,還要打破公務員“鐵飯碗”的形象,加強公務員管理制度創新,建立退出機制、在一些執行性的崗位率先推行聘任制。 “能當公務員的人,應該是熱心公共事務,能夠從中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的人。”李雨說,他的身份是某國家部委的主任科員。大學畢業找工作,在律師和公務員之間,他選擇了公務員。 當時的選擇是被動的,父母和老師的意見成為主導。但此后的工作經歷讓他對這份工作充滿敬畏——下鄉調研,跟最基層的老百姓打交道,讓他感到充實而快樂;他也為自己能夠參與制定影響全國的政策既感到如履薄冰,又體會到職業的自豪。 所以,盡管他的律師同學已年薪數百萬,自己工資低、沒獎金、晉升慢,但他仍感到很值得。 “人的成就感并不一定是用金錢、職位來衡量的,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提高了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了些事情,我覺得自己很值。”李雨說。 |
相關閱讀:
- [ 01-07]國考公布分數線 今起可查成績
- [ 01-07]2013年國考筆試成績今天公布 作弊"黑名單"啟用
- [ 01-07]男子網上發“槍照”引來警察 自制土槍被收繳
- [ 01-07]“國考”筆試成績今起可查詢 明日可申請調劑
- [ 11-30]26歲男子考公務員6度失利致抑郁申請退休
- [ 11-30]探訪國考閱卷基地 掃描室內手機信號消失
- [ 11-28]男子坐豪車考公務員 華媒吁考試前先認清“路”
- [ 11-26]國考棄考記入誠信檔案系誤讀 放棄面試才入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