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戶均擁有住房2015年可能將達到1.08套
www.fjnet.cn?2013-04-12 08:29? 王 煒?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區域之間差異大 調控應該差別化 ●城鎮住宅竣工面積與同期城鎮人口增量之比由低到高排序,上海、北京、廣東分列第一、第二、第五,比值較高的是重慶、內蒙古、寧夏、新疆、遼寧等地,比值越低供應越緊張 “戶均擁有1.02套房”的說法,不少人對此表示質疑,認為自己“被平均”了,生活中很多家庭仍在為何時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發愁。 盡管我們已經在總量上告別了住房的絕對短缺,但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的住房供需狀況差別仍然很大,存在明顯的不平衡。 “如果說10年前各個地方都缺房子的話,現在不同城市已經出現嚴重的分化?!比闻d洲說,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的二線城市住房供不應求比較突出,而很多二、三線城市尤其是相對欠發達的東北、西部地區也在大量進行房地產開發,這些地方應該說已經不缺住房了,今后甚至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存在一定風險。 不動產的地域性和不可遷移,決定了地區之間必然有很大差異。央行有關研究報告顯示,全國除西藏外的30個省份中,2007年—2011年城鎮住宅竣工面積與同期城鎮人口增量之比由低到高排序,比值越低則說明住房供應越緊張,上海、北京、廣東、浙江分別排名第一、第二、第五、第十三位,而該比值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0%的地區多為東北、西部地區,分別是重慶、內蒙古、寧夏、新疆、遼寧等地。 無論是一線城市的供不應求還是部分二、三線城市供過于求,都在積累著樓市的風險。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對100個城市的一項調研指出,目前有3個二線城市在售項目總規模超過1億平方米,超過北京。另有2個城市在售項目超過8000萬平方米,已超過上海。同時部分二、三線城市現有土地存量需要長達五六年的時間才能消化。而一線城市盡管土地供應量和在售項目規模也在全國位居前列,但由于需求特別旺盛、購買力強,現有供應量可供消化的時間明顯少于二、三線城市。如果這種狀況繼續發展,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壓力始終很大,而部分二、三線城市則有可能成為鄂爾多斯式的“鬼城”。 “樓市調控應該重視住房市場的差異化,政策需要更加細致、更有針對性,避免一刀切。”任興洲說。最近出臺的“國五條”細則就明確要求,各省要更加注重區域差異,加強分類指導,對行政區域內住房供不應求、房價上漲過快的熱點城市,應指導其增加住房及住房用地的有效供應,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對存在住房供過于求等情況的城市,也應指導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市場穩定。 除了區域上的不平衡,住房供應還存在著類型上的結構性矛盾,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戶型普通商品房仍然相對短缺。此外,不同群體的住房資源占有極不平衡。去年底今年初,各地曝光出不少擁有幾十套住房的“房姐”、“房叔”等事件,更凸顯了這種不平衡。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當前樓市調控政策的核心是強調“控制投機投資性需求,滿足合理住房需求”,這個政策方向應該長期堅持不動搖,同時與加強保障房建設和反腐敗結合起來,力求改變當前住房資源占有不平衡的情況。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0]住建部:外地人申請保障房條件年內出臺
- [ 04-10]財政部副部長:走中國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 [ 04-10]住建部:外地人申請保障房條件年內出臺
- [ 04-08]廣州暫未收緊公積金貸款 二套房首付仍為六成
- [ 04-07]北京關于實行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差別化政策的通知
- [ 04-05]公積金入市傳聞引爭議 “活雷鋒”還是“唐僧肉”
- [ 04-04]河南將清查2004年以來所有經適房項目情況
- [ 04-03]國五條“地方版”遭“吐槽” 專家稱細則越細越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