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北京中介市場:滿五年免稅房成新賣點
www.fjnet.cn?2013-04-03 09:52? 劉宇鑫?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記者手記 活沒干費先收 中介底氣何在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麥田房產等中介機構給出的中介費收取標準仍是一口價——按房款成交總額的2.7%收取,即規(guī)定的2.2%中介費和各家中介私設的0.5%服務保障費(亦作“擔保服務費”),且需由購房人在房屋網簽之前一次性交齊。 2009年以來,二手房市場恢復紅火,各家房屋中介眼看行市見漲,一些中介公司和經紀人的違規(guī)操作便多了起來。這一情形引得消費者吐槽不斷,這些中介公司和經紀人有的吃了官司,甚至被監(jiān)管部門摘了牌子。究其原因,很多客戶把矛頭指向了中介公司提前、一次性收取的高額中介費。 “縱觀國內標準化的服務行業(yè),大多都是由消費者依據享受到的服務質量付費。而房地產中介公司卻是個例外,先收錢,后干活,在幾乎不用考慮回頭客的情況下,經紀人有多大動力愿意把活干好?”正如一位業(yè)內人士所說,中介行業(yè)確實沾了近年來二手房交易紅火的光。一言以蔽之,中介公司其實是占了房地產賣方市場的好處。 在2009年以前,買賣雙方仍可以保持博弈的時期,中介費仍沿用著“分期付款”的慣例:購房人在簽合同前首付30%左右,尾款通常在房屋順利過戶后補齊。那時,從中介來電約看房,經過貸款、過戶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直至最終收房完成物業(yè)交割,在整個中介服務過程中,買方往往占據主動,因為占大頭的中介費尾款還攥在自己手里,并不太擔心提供居間服務的中介會偏向賣方,從中作梗。 如今,“國五條”在北京落地后,購房人都盼著可以重新恢復與賣方博弈的能力,讓房價回調到合理水平。對于已經收了“擔保費”卻并不提供對應服務的中介公司,購房人完全可以分期支付中介費,好讓中介公司重拾服務行業(yè)的本分——中介費高低,全靠服務質量說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中介費變成了壟斷房源的信息費。記者 劉宇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3]媒體詳解唯一住房認定標準:外省市有房不算
- [ 04-02]地方版國五條被指無干貨 網民嘆政策指揮婚姻
- [ 04-02]地方版“國五條”細則有待細化落實
- [ 04-02]多地國五條實施細則先后落地 樓市交易量明顯減少
- [ 04-02]我國十余省市出臺國五條細則 北京被指最嚴
- [ 04-02]廣州國五條細則:預售價不接受指導將被禁售
- [ 04-02]多地國五條細則僅百余字 網友:相當于一條微博
- [ 04-02]京版國五條細化征稅標準發(fā)布 裝修費可稅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