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名農民工代表傳遞2.6億兄弟姐妹心聲:進城不僅是換個地方,更是換個活法
2013-03-17 08:48?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我們也會老去, 希望建立自己的養老保障金 農民工最擔心的是什么,康仁、劉鐘俊等代表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是“養老”。如何養老,成為困擾農民工最大的心結。 從18歲進城當農民工到如今已年過半百,康仁代表的養老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同康仁一樣,第一代農民工已經到了“卸甲歸田”的年紀,盡管部分農民工在就業地加入了社會保障,但他們中很大比例沒有養老保障,而回到農村,目前每月只有幾十元的養老補貼。在無力耕種的情況下,養老成為第一難題。 如何建立農民工的養老制度,劉群代表有自己的思考。 劉群來自重慶市墊江縣,這位昔日的農民工現在已是一家醫藥集團的老總。盡管身份發生變化,但他仍然關注著農民工問題,并做了大量調研。 他建議,國家應對農民工設立可移動的勞動保障基金制度,并發放載有相關個人信息與身份證相同編碼的勞動保障基金證,由農民工攜帶外出就業。用人單位招收農民工需為其繳納與城市用工相同的勞動保障金。 對于流動性農民工,劉群建議設立流動性勞動保障金制度,由用人單位或個人定期向勞動保障金賬戶繳納保障基金。“現在繳費標準可以暫時不統一,但需要將這一制度建立起來。每個保障金賬戶只要繳夠年限,就能按照不同的標準享受養老金。”(本報記者 李曉東 耿建擴 顏維琦) |
相關閱讀:
- [ 03-14]客車司機為省事半路甩客 10名農民工高速上行走
- [ 03-14]貴陽火車站多舉措助農民工出行
- [ 03-14]高密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 [ 03-14]江蘇豐縣為農民工提供“快車”服務
- [ 03-13]對“臨時小夫妻” 不能止于道德批評
- [ 03-12]陳舒:從制度層面解決農民工欠薪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 [ 03-12]翟美卿委員:農民工須轉型成為產業工人
- [ 03-12]解決農民工夫妻兩地分居要現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