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發改委主任王冬光:改革發展是不變的主題
2013-03-15 18:39? 王春雨?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王春雨)黑龍江省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基地、能源基地、生態基地,過去五年取得了哪些成就,未來發展如何定位?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冬光在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了新華網記者采訪。 記者:黑龍江省去過五年如何實現經濟轉型,取得了哪些成績? 王冬光:從黑龍江省情況看,在過去的五年里,堅定不移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堅持不懈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三年翻一番,公共財政收入四年翻一番,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五年接近翻一番,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黑龍江省辦成了許多多年想辦而沒有力量辦成的大事。一是抓住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機遇,跟上了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步伐。二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生產能力逐年提高,2012年糧食總產達到1152.3億斤。三是集中建設了一批事關全省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四是抓住國家支持內陸和中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機遇,深入實施全方位開放戰略,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 300億美元,居中部地區首位。五是深入實施重點民生工程,全省財政用于民生支出6249.5億元,年均增長23%,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記者:黑龍江省是一個糧食大省、生態大省、能源大省,未來黑龍江省發展思路如何定位? 王冬光:未來五年,是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實現龍江全面發展振興的關鍵時期。國家正在對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十年進行總結,正在研究新十年的發展思路。某種意義上說,振興新十年的開啟就是我們龍江面臨著的最大的發展機遇。能否抓住這個發展機遇,對于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至關重要。 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把握一條主線、抓住一個核心、突出一個關鍵環節”,推動龍江經濟轉型創新發展。 所謂“把握一條主線”,就是要牢牢把握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增強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綜合實力。必須把握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改造提升“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加快發展“非油”經濟,提高替代經濟比重,逐漸降低“油經濟”的拖后效應,促進結構優化、產品更新,提高產業市場核心競爭力。 所謂“抓住一個核心”,就是要抓住第二產業發展這個核心,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從我省三次產業比重看,2012年全省三次產業比例為15.4:47.2:37.4,第二產業是絕對的主體。黑龍江省經濟能否實現轉型創新發展,能否在速度、質量、效益上有一個提升跨越,關鍵取決于第二產業的發展狀況。也可以說,第二產業發展是實現我省經濟轉型創新發展的核心。 所謂“突出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要突出產業項目建設這個關鍵環節,增強未來發展根基和后勁。2013年是三年產業項目建設活動的收官之年,我們要著力抓好600個省重點產業項目,實現年度投資2000億元,帶動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5200億元以上。 記者:作為國家的生態屏障,黑龍江省如何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 王冬光:黑龍江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保證森林、濕地、草原、水域面積不減少。在森林方面,黑龍江省以大小興安嶺為主,以往每年的采伐量為1700萬立方米左右,現在已經下降到400萬立方米。對林區來說,實現了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經濟林外發展,全省10年來,沒有在林區新建破壞環境的工業項目。 黑龍江省現有濕地867萬公頃,相當于全省面積的1/5,其中天然濕地434萬公頃,占全國的1/7。黑龍江省糧食增產已經走上了依靠調整種植結構、科技挖潛增加單產的新路,絕不會為了增加耕地面積開墾濕地。 在草原保護方面,未來全省提出打造奶牛、肉牛產業,草場是基礎,因此全省草原面積不會減少。 黑龍江在承接產業項目轉移過程中,主要注重促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全省目前已經關停30多家、400萬千瓦的小火電廠,并在繼續關停小煤礦,延伸煤化工的產業鏈條,因此各地在招商引資中,絕不會為一時利益,引進高污染項目。 記者:藍圖已定,未來在望,在具體的產業方面,黑龍江省如何謀劃布局,有哪些具體舉措? 王冬光:關于未來的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省委、省政府已經做出了明確安排部署,就是要堅持“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戰略引領,堅持構建以“十大重點產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的主攻方向,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進一步擴大內需消費,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建設富強、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黑龍江。 在措施上,一是加快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針對我省原有存量和現有增量的特點,著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以產業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技術改造為途徑,大力推廣普及信息技術,促進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切實提升產業層次和質量效益。二是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升城鎮化質量。三是加快向北沿邊開發開放建設,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四是推進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
相關閱讀:
- [ 03-13]民政部從四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慈善發展 將加快推動慈善立法
- [ 03-13]中國發展須重結構性改革
- [ 03-10]在改革中創新思維先行先試
- [ 03-10]福建平潭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有望上半年發布
- [ 03-09]讓諍言成為解決問題的鑰匙
- [ 03-08]劉云山:文化的繁榮發展,動力是改革
- [ 03-06]中國發展根本動力仍然還是改革 今年改革的重點在八方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