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華調查)“關系保”“人情保”當除:絕不能讓窮人的“救命錢”變成“冤枉錢”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傅勇濤、朱薇)民政部部長李立國13日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在低保領域確實存在“關系保”“人情保”以及“錯保”和“騙保”等現象,并宣布五條整改措施。
對此,部分人大代表認為,“拿著退休金吃低保”“開著轎車吃低保”等低保亂象確實需要大力扭轉。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大職能轉變力度、改進工作作風,讓“五條整改措施”盡快在基層“落地生根”,絕對不能讓窮人的“救命錢”成為被侵占、交易的“冤枉錢”。
“關系保”“人情保”致社會不公、引發群眾反感
一些代表坦言,低保“含金量”提高保障了大量貧困群眾基本生活的同時,在評定過程中暗箱操作、走樣變調、人情過多等情況也時有發生,“關系保”、“人情保”導致花樣繁多的騙保賴保現象層出不窮。
“現在很多地方將廉租房、養老保險、大病救助等與低保掛鉤,低保的‘含金量’提高了,一些基層把關人的權力大了,加之監管乏力,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小。”吉明江代表說,這樣的典型案例有內蒙古包頭一低保戶呂某被曝光擁有6處房產,河南省鄲城縣巴集鄉賈莊行政村村干部張某編造資料為自己和妻子二人辦了8個低保,貪污低保款8840元。
一些代表向記者介紹說,有的人為了低保搞虛假證明材料、隱瞞家庭收入和財產,甚至試圖賄賂政府工作人員;有些人享受低保政策后收入上升,家庭經濟條件好轉,有關低保信息卻不能及時清理。
一些代表認為,國家每年在農村低保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由于執行不到位,反而使惠民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的不公、引起基層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反感。
“低保,是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最后一道保障網,公平是低保制度的生命線,一些‘人情保’‘關系保’等低保不公問題時有發生,引發群眾反感和對政府的不信任。”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墊江縣桂溪鎮石嶺村村委會主任劉群表示,尤其是在農村,一些真正貧困的村民吃不上低保。
部長承諾五項整改 代表表示認可
針對“關系保”“人情保”,李立國部長承諾,民政部門將從五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
一是低保家庭可以直接向鄉鎮和街道提出低保申請,鄉鎮和街道受理后,對申請對象要逐一調查核實,并組織民主評議。城鄉社區、村居委會也要協助進行調查和民主評議工作。二是縣級民政部門審批低保對象,要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來進行入戶調查,審批后在政務大廳和對象所在的社區長期公示,接受監督。三是建立和暢通反映與投訴渠道,及時受理群眾反映和投訴,及時調查、解決。四是對最低生活保障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實行備案制度,要單獨進行審核,以利于從制度上和操作上防止“人情保”“關系保”。五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建立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要將低保申請家庭的收入和財產信息提交車輛、證券、儲蓄等部門進行信息比對,經過比對審定低保對象。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與傳統入戶調查、鄰里求證這樣的傳統手段相結合。
這五條整改措施贏得了代表們的認可。“一些地方出現‘人情保’、‘關系保’,一大原因在于低保申請審核機制尚不完善、嚴格,如有的地方村里評議后把材料報到民政部門,民政部門也就對文字材料審核一下就批準了,這樣的‘審核把關’幾乎是形同虛設。”劉群代表說。
“應該說,這五項措施的針對性都很強,可以看出民政部門已經看到了問題并已經啟動了整頓方案。”李建保代表說,“下一步關鍵就看落實。”
整改措施能否“落地生根”尚待檢驗
代表們認為,由于低保的辦理都在基層民政部門,因此部長的承諾能否換來基層部門加大職能轉變力度、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并在基層“落地生根”值得觀察。
“這五條措施的具體實施方案還有待細化并及時向全社會公布,讓基層民政部門的‘暗箱操作’從此‘見光死’。”涂建華代表說,“杜絕了‘暗箱操作’,才能遏制窮人的‘救命錢’被不法之徒冤枉吃掉的現象。”
一些代表認為,在五條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大公開公示力度,方便基層操作的同時壓縮“走關系”的操作空間。
“在村委會、社區、廠礦,應像推進財務公開一樣推動‘低保公開’,讓每一名吃低保人員接受群眾的公開監督,有條件的地方還應該將低保者的情況上網公示,接受更廣泛的監督。”劉群代表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改措施的實效。”
一些代表建議,社保費的繳納本身具有強制性,而且是代扣代繳,具有稅收的性質,所以格外需要納入強化預算的監督管理和審計監督,進一步壓縮“關系保”“人情保”的操作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指出,社保費納入預算剛開始,為今后進一步擴大范圍打下基礎,這同時也是一種倒逼機制,這有利于讓預算先行去帶動我們目前的社保制度改革,同時也加強了社保費的監督,互相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