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兩會凸顯生機和熱氣
2013-03-12 07:08? 作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國人民正在創造新的歷史。 十八大后的兩會,人們在熱議著協商民主、權力監督、改進作風、深化改革、反腐倡廉、環境生態、文明社會、海洋權益、代表與委員的人選結構……等等話題,顯示了一派生機和熱氣。就是說,歷史正在提出新的課題,我們正在總結新的經驗。 這是因為我們的成績,我們的歷史使命,我們面對的挑戰,我們需要回應的林林總總,都帶有嶄新性與“深水區”性。而我們已經獲得的偉大的進展,正需要進一步的理論提升、文化提升、精神升華。 只能老老實實地學習。首先是善于學習。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治理一個古老大國的經驗,但不能滿足于淺層的朗讀與造勢,更不能搞“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自欺欺人,尤其不能無視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如迷信與封建家長制的殘余病灶。從國外的先進觀念與管理經驗中開闊我們對于現代化的種種認知與見解,但不能滿足于洋涇浜的裝腔作勢與咋呼,更不能搞廉價的、成事不足而敗事有余的全盤照搬亂折騰。 我們需要認真貫徹改進作風的種種部署,卻不能忽略個中包含的對于“執政”二字的深切責任感覺與憂患感覺,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謙虛謹慎,認識不到對于執政者的莊嚴要求,自然會產生會不會是一陣風的擔憂。 我們需要從理論上與實際經驗的總結上深化我們對于掌權、用權、監督與制衡權力的認識,堅決克服心口不一,以權謀私,視權力為私產的歷史痼疾。 我們尤其需要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弘揚改革開放的胸懷與務實精神,肯定建設性的理性的態度,堅持以人為本的愛心與和諧向往,而面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諸如權錢合謀、分配不公、精神層面缺失、面對世界強勢國家與強勢文化時的被動與尷尬……作出高屋建瓴與大大方方的回答。 當然,中國強盛多了,也富裕多了,中國的游客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觀光購物,中國的聲音正在地球的各個經緯度上震響回蕩,中國的商品正在世界的各個市場銷售周轉,與這些相比,我們的理論、我們的人文選擇、我們的社會歷史認知,我們對于自己的中國夢的解析與充實,我們的文化品質與文化理念——而不僅是花里胡哨的小技——都有待進一步的總結、深化、開拓、提升與更加明快與豐贍的表述。 改革開放30多年了,十八大與兩會吹響了新進軍號,正是當前,我們需要盤點我們的精神家底,我們的精神積蓄與虧損,我們的偉大創造與困惑,我們的明白與尚不夠明白,向國人也向世界,奉獻我們的精神成果。 全面小康的社會,富強、和諧、民主的與文明的中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功成實就,不僅要實現中華民族的物質上的發展豐富,也都期待著我們的學習與宣示,讓中華思想更深邃,讓中華理念更鮮明,讓中華兒女更自信,讓中華夢想更堅實,讓中國的現代化更加富有精神上的高度與創意,精神上的自信與優秀品質。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作家) |
相關閱讀:
- [ 03-11]兩會微博集萃:百姓看好國務院機構改革 擔心火車票漲價
- [ 03-11]基層計生代表富春麗:我的"三個滿意"和"一點建議"
- [ 03-11]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
- [ 03-11]政府創造環境 社會釋放活力——從國務院機構改革看政府職能轉變之一
- [ 03-11]領導干部“面壁成佛”要做到“六然”
- [ 03-11]新起點 新征程 新挑戰——海外人士評說中國兩會
- [ 03-11]揭秘兩會"部長通道":在這里,拽拉扯拖部長沒人干涉
- [ 03-11]風清氣正好揚帆——兩會內外聚焦轉變作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