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大霧橙色預警 委員吁環境破壞列入政績考核
2013-01-28 18:5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杭州1月28日電 (記者 汪恩民 實習生 李夢清 邵思翊羅雅迪)28日,浙江省氣象臺緊急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針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霧霾”,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霧會很快消失,但霾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產生大霧的原因在于昨天的降溫。”樓茂園告訴記者,從昨晚到今早,降溫幅度為10度左右,空氣接近飽和,風級較小,形成了部分地區的大霧天氣。 “由于最近幾天沒有下雨,空氣中的塵埃粒比較多,這樣也利于大霧的凝結、生成。”樓茂園說。 記者來到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的河邊,發現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大霧中顯得別有一番風味,但也著實給出行的人們添了不少堵。 “只要碰上大霧天,路上就一定會堵車,起碼多花二十分鐘時間,今天早上就遲到了。”在運河邊上班的杭州市民彭欣告訴記者。 今年68歲的俞大伯家住運河邊,習慣每天早起去離家較遠的濱江區買菜,但今天他選擇了家附近的菜場。“大霧天天氣不好,路上堵、人又多,就不去湊熱鬧了。” 事實上,大霧造成的堵車,并不是最可怕的。杭州市民張亮告訴記者,他最擔心的是“霧霾”。“特別是全國多地出現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這種擔憂就更加強烈。北京污染了,我可以來杭州。杭州污染了,下一個我要去哪里呢?”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中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作為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的“元兇”,PM2.5因其粒徑小,可以吸附住一些細菌病毒及毒害化學物質,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及肺部,很容易引發疾病。 對于今天的大霧,正在參加浙江“兩會”的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告訴記者,現在中國大多數地區都有霧霾天氣,這是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付出的沉重代價。 范柏乃稱,這說明近3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粗放式發展,對環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壞。“現在的霧霾天氣已經提示我們不能再走傳統式的、粗放式的發展道路。我們的產業必須進行重大的轉型升級,經濟結構必須實行戰略式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霧霾天氣。” 無獨有偶,浙江省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也表示,全國范圍大面積的陰霾天氣,實際上是對現在的發展模式提出警示。“一定要轉變發展方式,原來的發展模式是有限制的,其中環境限制就是很突出的問題。如果連空氣都不能自由呼吸,人們的幸福何從談起?” 對此,作為主管環保的官員,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方敏坦承,浙江省環境承載能力有限,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環境問題,比如當前群眾比較關注的PM2.5問題。 “只靠預報PM2.5指數的話,效果不大,關鍵是產業太低端化,對資源能源消耗過大,這是造成霧霾天氣的最主要原因。”范柏乃呼吁,政府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政績評估體系。把對環境的破壞,對能源消耗的指標也納入政績考核之中,不能只注重GDP。(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