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2003年,卡扎菲迎來轉折之年。這一年的8月16日,利比亞承認對洛克比空難爆炸案負責并且同意為受害者家屬支付經濟補償,同年9月1日,利比亞,宣布和法國簽署1989年空難賠償協議。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投票決定解除對利比亞十多年的制裁。 2003年12月,卡扎菲更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核武器項目的設施運往美國。美國和英國恢復與利比亞的外交關系,而美國也把它從恐怖主義贊助國名單中除名。 評價稱,前30年,卡扎菲是西方的“敵人”;后10年,卡扎菲成了能與奧巴馬握手的“點頭之交”,與西方關系迎來頻現和緩征兆的解凍期。有人說卡扎菲是獨斷專行的“獨裁者”,也有人說他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個“救星”。雖然世人對卡扎菲的評價毀譽參半,但他作為利比亞事實上的國家首腦執政長達42年,并成功地帶領600萬人口的利比亞擺脫貧窮,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42年統治“大廈傾塌” 今年2月中旬開始,受到鄰國突尼斯和埃及影響,利比亞反政府示威浪潮逐步掀起,利第二大城市——東部港市班加西爆發示威,這一城市其后也發展成為反卡扎菲勢力的大本營。其后,利比亞局勢一天天趨于緊張,卡扎菲40多年的統治也出現了“大廈傾塌”的訊號。 2月下旬與3月下旬,聯合國安理會先后通過1970號和1973號決議,對利比亞實行武器禁運、設立禁飛區,禁止卡扎菲和其家庭主要成員出國旅行,并凍結卡扎菲和相關人員的海外資產。 |
相關閱讀:
- [10-21] 奧巴馬就卡扎菲身亡發表講話 促妥善處理危險武器
- [10-21] 利當局軍官:多人向卡扎菲開火 其頭部受重創而死
- [10-21] 卡扎菲之死對利比亞局勢的影響
- [10-21] 被俘者供出卡扎菲藏身地 “猛虎部隊”成功圍捕
- [10-21] 北約、歐盟就卡扎菲身亡聲明稱軍事行動結束在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