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作為全球貿易大國,“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字貿易實現快速增長。“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創新發展數字貿易,有序擴大數字領域開放。”在素有全球小商品貿易“風向標”之稱的義烏,上個月,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第六代市場——全球數貿中心正式開業運營。商戶們和世界做生意的方式變了嗎?面向“十五五”,商戶們在新的市場里又將迎來怎樣的機遇? 在市場里也要看導航?義烏的市場最大的特色就是“大”。第六代市場有3700多家商鋪,有了這個數字地圖,就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商品和店鋪。 “數字地圖”只是義烏“數字化”的縮影。在這,記者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人。 外國主播薩爾瑪表示,現在生意很棒,線上有1000多人,過去1個小時他們賣出了500多個訂單。她是走播,一家一家地推廣產品。義烏的產品非常受歡迎,大家都喜歡這里的品質和價格。 和五年前比,義烏商戶做生意的方式變了。商戶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坐在店里,碰運氣、等客人,而是開直播、拍視頻,通過這個市場的萬兆光網和跨境數據傳輸專線,通過數字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從“坐商”變成了“云商”。而一筆筆訂單背后,離不開義烏市場數字貿易生態的進化升級。 義烏第六代市場經營戶劉曼曼介紹,門口八種語言的廣告片是借助AI翻譯的,它會自動把自己的嘴型修改成那個語言嘴型,看著很真實,也會有很多的外國游客看了廣告片進來。 在全球數貿中心,隨處可見AI生成的宣傳片、AI設計的產品,AI賦能真實地發生在每個經營戶的身上。 經營戶季瑞欣介紹,英國的客人說想把耳環上面加一點元素,過了半秒鐘之后就能生成出來效果圖,以前她畫圖可能要花兩天,建模要建三天。 商戶們表示,為了讓大家盡快適應新的貿易方式,市場里每天都會開展各式各樣的培訓。培訓已經開始了,還不斷有商戶進來。 經營戶吳靚表示,剛剛他們過來的時候,也有客人在下單,她趕過來學AI。現在很多都是通過多元化線上渠道,大家如果都會用,自己不會那肯定不行,肯定得趕過來學。人還是要不斷去學習。 五年前,義烏還是傳統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大家的生意都靠“面對面”采購,語言和物理空間的限制拉低了貿易的效率。2020年,義烏商城集團成立了大數據分公司,推動實體市場數字化轉型。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鄭曉明介紹,他們把6萬多個實體商鋪搬到了線上,整合了全球17個電商平臺到義烏,形成了一個數字電商生態集群。他們開發了13項AI商貿應用,并引導經營戶用AI降本增效地賣貨,6萬多個經營戶有半數的在利用AI、全球社媒以及電商平臺在推廣自己的商品。 眼下,大數據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開發新的應用,預計2025年底,數字人直播、AI智能導購等新功能就將上線。 面向 “十五五”,更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正全面推進。“義支付”平臺實現全球收付“即點即達”,數字化供應鏈平臺聯通國內外倉儲物流專線,構建“世界貨、義烏拼、發全球”的貿易新優勢。 義烏商城集團全球數貿中心分公司副總經理朱幸平表示,未來的五年,義烏一定是以義烏的“全球數貿中心”和“第六代市場”的配套為核心,從傳統實體市場向數字化市場去躍遷。未來的義烏市場不僅僅是一個“買賣全球”的實體市場,更是一個用數字技術去賦能全球貿易的戰略高地。 穿梭在全球數貿中心,客商感慨最多的一句話是——“義烏變了!”變化到底是什么?新市場中,“商二代”“創二代”“新生代”經營主體占比超過一半,自主品牌商戶達57%。年輕創業者繼承了義烏的實干基因,也為這座不斷迭代的市場加入了時代新想象。 24歲的何濤,外婆和母親都從事毛絨玩具生意,他卻一度對“接班”充滿抗拒。 義烏第六代市場經營戶何濤表示,小時候他在這張桌子上記賬、寫單子,天天守著店面,等著客戶上門來的“坐商”模式,他覺得這個很枯燥,想著我長大以后不想這樣子在店里做。 大學畢業后,何濤去了傳媒公司工作。2024年,家里代工生意的利潤越來越低,何濤決定,回家創品牌。然而,有了品牌,賣的還是原來的產品,他很快就遇到了現實的打擊。 轉機,來自巴掌大的“娃衣”。畢業于服裝設計專業的何濤,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親手制作了第一件娃娃衣服。為打響品牌知名度,他開始在社交平臺拍攝外貿主題短視頻,并有了新的身份——社交平臺博主,生意也逐漸有了起色。 何濤表示,他最火爆的時候是7天加了2000號客資,當時手機都靜音了。 在新市場里,像何濤一樣用新思路闖市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90后”的店主黃子軒,正在開發一款AI設計平臺,用效果圖替代初步實物打樣。 義烏第六代市場經營戶黃子軒介紹,通過AI生圖的款來接訂單挺有效,他們想著說同行或者說跨行業的,但他們有這樣需求的也一定會有。他們想把整個服務拓展到義烏當地市場去。 眼下,在新品牌匯聚的全球數貿中心,義烏商品正在顛覆全球客商的認知,逐步走向“品質化”和“品牌化”。對于即將到來的“十五五”,這些年輕的外貿人也有自己的新目標。 何濤表示, 未來五年,他們將借助全球數貿中心這個平臺,利用好AI和跨境直播這兩個方式,讓義烏貨從“貼牌貨”變成“全球都認可的產品”,讓他們的IP乘著數字貿易的“東風”走向全球。 義烏第六代市場經營戶朱賀表示,他希望大家能夠打破對“中國制造”或者是對“義烏制造”的固有的一些成見。 |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