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業主私挖地下室引起樓房嚴重開裂”的熱度還沒消散,上海黃浦區10月份又發生一起類似事件:某小區一層的一名業主私自拆除房屋圍墻、開挖屋內地面,引起全樓業主恐慌。 盡管都是極少數個例,但影響不容小視。樓房的安全可靠,承載著每個家庭的平安幸福,關系到全樓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個人的膽大妄為,可能打碎所有住戶的平靜生活,擊穿公共安全底線,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居住安全是安居之基。對任性妄為的“私挖亂建”,必須依法整治,確保百姓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2025年7月,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發生一起因私挖威脅樓房安全的事件。 當地聯合調查組10月中旬發布的《情況通報》顯示:2025年7月3日,某小區業主黃某松未經報備許可,在其購買的門面房里違規掏挖出近300平方米的地下室,蛀空了整棟樓的支撐結構,導致全樓32戶房屋出現嚴重開裂。8月21日,黃某松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9月19日被執行逮捕。 這條新聞的熱度還沒過去,上海黃浦區又發生一起類似事件。 據當地媒體報道,今年10月,上海黃浦區某小區一層的一名業主在裝修過程中私自拆除房屋圍墻、開挖屋內地面,引起整棟33層樓房上百住戶的擔憂。被樓內其他業主發覺異常舉報時,該業主開挖屋內地面已達50厘米。 近年來,此類私挖亂建引發樓房開裂事件時有發生。2022年5月,武漢一住戶私砸承重墻,導致不少住戶家中墻壁出現裂縫;2023年2月,杭州市一小區的二樓住戶違規裝修,破壞承重墻,多家住戶墻體開裂;2023年4月,哈爾濱某小區一租戶私拆房屋承重墻,導致涉事樓棟多個樓層出現墻壁開裂,多戶居民被緊急疏散安置。 類似“私挖亂建”的新聞不時被推上熱搜熱榜,眾多網友“太可怕了”的驚嘆,是對這種行為的憤怒、不解和擔憂。
這類事件雖是偶發,但也折射出相關領域不同鏈條的多重問題。 涉事者法治意識淡漠。樓房的承重墻、地基、樓面、部分管線等,盡管在某一戶的空間內,但屬于全體業主共有,并非該戶私有。為了多點空間或是改變房屋格局,就敢掏挖地基,打掉承重墻,這種危險行為,透出當事人公共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的極度缺失。 物業責任失守。從相關事件來看,物業對小區挖掘機違法作業這么大的動靜沒有過問,做不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勸阻違法、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告。個別物業甚至知道小區內的違法作業,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睜只眼閉只眼,只要業主不舉報就裝作看不見。 監管鏈條脫節。相關部門對轄內小區發生的私挖行為缺乏有效監測手段,難以做到早發現。甚至在違法行為造成一定影響、有群眾舉報后,還互相踢皮球、和稀泥,增加了處置成本與安全風險。
破壞事件被曝光之后,通常都得到了較為妥善的處理。如何構建一個更加靈敏、有效的監管體系,實現對“私挖亂建”防患于未然,早發現、快處置,是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發現的遲滯、管理的疲軟、事后和稀泥,容易向違法者傳遞出錯誤信號。讓他們認為只要把生米煮成熟飯,大不了交點罰款了事,違法成本小、機會收益大。這是“私挖亂建”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門、居委會、物業“各管一段”、互不通氣,“不歸我們管”“沒有執法權”等成為他們推諉塞責、互踢皮球的借口。完善協調溝通機制,讓受害業主舉報暢通,有人接訴、有人辦理,這是管住“私挖亂建”的關鍵。 管住“私挖亂建”有法可依,城鄉規劃法、物業管理條例等都有明文規定。要對任性妄為者果斷亮劍,讓法律長牙帶電,讓違法者肉疼心顫,才能形成震懾效應,發揮警示作用。 物業管理責任也要壓實。物業管理條例要從物業辦公室的墻上,落到物業管理員的手上,倒逼物業管理巡護的腳動起來、眼睜開來,對小區內的“私挖亂建”警覺起來。 對老百姓來說,安個家不容易。相關部門要綜合施策,以法律之繩捆住違法者的任性雙手,夯實安全之基,保證每個家庭都住得安心,每個夜晚都睡得踏實。 |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