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金屬工業工會23日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高昂能源成本、訂單下降和保護主義關稅等因素使德國工業企業持續承壓,超過半數的企業員工對工作崗位穩定性深感擔憂。 作為德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德國金屬工業工會于今年9月開展了這項調查,涵蓋機械制造、汽車、金屬、電氣工程和信息技術等2600余家工業企業,涉及企業員工總數超過130萬,占工會會員總數的一半以上。 調查報告說,萎靡的經濟形勢是造成不確定性的重要因素,近幾個月來德國工業前景幾乎沒有改善。數據顯示,47%的受訪產業代表認為未來三個月前景不佳,51%的受訪者對工作崗位穩定性表示擔憂。這一擔憂在汽車制造和金屬產業中尤為明顯。 調查報告指出,高能源成本、訂單數量低迷和美國關稅政策的沖擊,是困擾德國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43%的德國工業企業認為其競爭力受到嚴重甚至非常嚴重的威脅,其中能源密集型產業首當其沖。由于缺乏訂單,近五分之一的受訪工業企業不得不暫時實行短時工作制。 德國金屬工業工會呼吁企業積極開展戰略轉型與創新,加快在人工智能、循環經濟和電池技術等可持續領域的發展。 |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