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劫案19日曝出更多細節。多家媒體報道說,案發時博物館已開館半個小時,這種光天化日下作案的情況實屬罕見。盧浮宮號稱安保措施嚴格,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大案,引發廣泛關注。 案發點離《蒙娜麗莎》僅250米 巴黎檢察院檢察官洛爾·貝屈奧介紹案情時說,當地時間19日9時30分左右,4名蒙面人來到盧浮宮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裝置,從建筑物外部陽臺潛入室內,用角磨機打碎展柜,劫走文物,其間還用角磨機威脅博物館保安,最后駕摩托車逃脫。 媒體援引法國官員的話報道,整個作案過程只持續了7分鐘。等安保人員稍后到達作案地點時,已經“人去樓空”。 據美聯社報道,案件發生在開館約半小時后,地點離名畫《蒙娜麗莎》僅250米,當時游客已經進入博物館。這種光天化日下作案的情況實屬罕見。 法國文化部19日發布消息說,遭搶劫的9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其中一頂皇冠已找到。下落不明的文物包括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的王后瑪麗-阿梅莉和拿破侖三世的母親奧爾唐絲都使用過的冠冕、項鏈和耳飾;拿破侖的皇后瑪麗-路易絲的項鏈及耳飾;以及拿破侖三世的皇后歐仁妮的胸針和冠冕。 目前,警方已找到其中一名嫌疑人作案時穿的黃色馬甲。檢方初步認定這是一起有組織犯罪,正在追捕4名嫌疑人。 面對安保漏洞“亡羊補牢”? 據美聯社報道,盧浮宮歷史上多次發生盜竊事件。最著名的是1911年,《蒙娜麗莎》不翼而飛,兩年后在意大利被找到。 作為每年接待數百萬游客的博物館,盧浮宮安保措施嚴格。因此,19日案發時的安保情況成為關注焦點。 按照檢察官貝屈奧的說法,盧浮宮的警報系統當時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但“保安人員是否聽到了警報”以及“警報是否在發生劫案的展廳內響起”仍存疑。 美聯社報道,曾有盧浮宮工作人員抱怨,游客量太大,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給安保帶來了壓力。博物館員工6月還因此舉行罷工。工會說,游客太多,展廳也多,但安保人員太少。加之博物館周邊還有施工區、貨運通道等,安全風險點較多。 報道說,像《蒙娜麗莎》這樣的藏品安保措施非常嚴密。但19日的案件說明,盧浮宮內3.3萬多件藏品的保護措施并不是鐵板一塊。 案件中,嫌疑人自帶升降梯,并借此從盧浮宮外墻進入室內。這也暴露出一個明顯的安全漏洞,這種機械裝置竟能未經安檢就進入博物館區域? 法國內政部長洛朗·努內茲表示,近年來,盧浮宮的安全措施得到了加強。另有法國官員說,安全措施升級包括安裝新一代監控攝像系統、周邊入侵檢測系統,設置新的中央安保指揮中心。 批評人士直言,這些措施來得太晚了。(記者:何夢舒、張百慧、喬穎) |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