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28日電(記者邵琨、高天)"這不僅激勵了我,也激勵了我們的社區以及全體孟加拉國人民。他們將非常高興地得知,本土孕育的想法、本地的創新成果得到了認可。這將激勵我們擴大船隊規模,覆蓋孟加拉國更多社區。"作為第二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獲獎項目代表,雷茲萬·阿布·哈桑納特·穆罕默德高興地說。 他是孟加拉國知名社會企業家與社區發展推動者,現任孟加拉國非政府組織"施杜萊自立組織"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其"太陽能船上移動學校"項目是本屆獲獎項目。 "施杜萊自立組織"創建于1998年,通過女性志愿者開展庭院式教學,為易受洪水侵襲地區的邊緣化社區人群提供教育和培訓。2002年以來,"太陽能船上移動學校"已經通過58間漂浮教室,累計服務超過80萬名學習者,其中63%為女性和女童。 9月27日,第二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典禮在山東濟寧曲阜舉行,今年獲獎的還有愛爾蘭國家成人掃盲機構的"成人教育在線學習平臺"項目,摩洛哥國家教育、學前教育和體育部第二次機會學校與全納教育司的"為兒童和青年提供二次全納教育"項目。 2005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3次大會批準決定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個以中國人命名的國際獎項,主要用于表彰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和掃盲領域、婦女兒童教育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具有杰出貢獻的個人。 20年來,該獎項秉持公平、公正、開放的評選原則,累計獎勵來自南非、西班牙、巴基斯坦等36個國家的57個優秀項目,既肯定獲獎者的行動,也號召更多國家、組織關注教育薄弱環節,推動全球教育資源向弱勢群體傾斜。 山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李文生介紹,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思想,"有教無類"通過孔子教育獎成功轉化為全球教育行動,從保障偏遠地區兒童受教育權,到助力婦女通過教育實現自我發展,幫助不同性別、年齡、種族和社會背景的人們獲得均等且高質量的學習機會,賦予個體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能力,東方教育智慧正在全球"開花結果"。 如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已超越授獎范疇,成為連接全球教育領域從業者的重要橋梁。通過評選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教育實踐,該獎項致力于傳播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孔子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劉續兵介紹,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革新,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普惠思想,在當代呼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人有受教育權"的主張,能跨越文化差異,成為全球教育合作的"共同語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特凡尼婭·詹尼尼說,孔子教育獎特別關注功能性掃盲。目前,全球仍有接近7.4億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具備基本的識字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此次的獲獎項目再次提醒我們,掃盲對于尊嚴、平等和變革具有恒久的力量。 |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