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8月22日電(記者岳冉冉、嚴勇)近日,云南臨滄市一名78歲老人被眼鏡王蛇咬傷,經過醫院和各方全力營救,老人在12小時內脫離危險。 8月20日下午5點多,一位老人被家屬攙扶來到云南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蛇咬傷救治中心,老人已出現頭暈乏力等中毒癥狀。在他們身后,拖著一條2米多長的蛇尸體。 “我爹在20多分鐘前在家附近被蛇咬傷,看著像眼鏡蛇。”老人的兒子心急如焚。急診團隊迅速查看患者并識別蛇尸,確定老人是被劇毒的眼鏡王蛇咬傷。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營救,拉開序幕。 醫院第一時間開辟綠色通道,緊急搶救,但老人病情發展迅速,很快就出現無法動彈、呼吸極度困難、顏面口唇青紫等神經毒類劇毒蛇咬傷癥狀。 “眼鏡王蛇毒性極強,咬傷后死亡率高,必須馬上救治!”當日值班醫生俸玉紅、李忠蘭與護士長馬忠會立即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同時輸注抗銀環蛇毒血清,啟動呼吸機輔助呼吸。 據介紹,眼鏡王蛇的蛇毒屬劇毒,患者救治急需大量血清解毒,而醫院常備血清量不足,無法滿足所需。情況危急,醫院迅速啟動藥品緊急調配預案,按照省內就近調配原則,聯系云南省醫藥有限公司,同步聯動多方資源,全力調取庫存抗銀環蛇毒血清。8月21日凌晨2時許,從大理、昆明調取的充足血清陸續送達醫院。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12小時后,老人的呼吸肌力和四肢肌力逐漸恢復,順利脫機拔管,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救治工作圓滿成功。醒來的老人說:“昨天到醫院后,我就感覺意識不清了,再醒來,慢慢就能動了、說話了。真是謝謝你們。” “正是因為家屬送醫迅速及時,為患者搶得一線生機。”臨滄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婭提醒,在蛇類活動高峰期,外出時應盡量避開草叢、樹林等蛇類易出沒區域,一旦被蛇咬傷,要第一時間就醫,為救治爭取時間。 王婭還提醒,“帶蛇就醫”雖能幫助醫生快速識別蛇種、精準匹配血清,但也有被二次咬傷的風險,若蛇已逃脫,記住其外形、顏色、花紋等特征或拍照留存,同樣能為診斷提供依據,醫院通常配備多種抗蛇毒血清,即便無法確定蛇種,醫生也能根據癥狀和患者反應綜合判斷,及時救治。 |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