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桃李無言》16日舉行映后交流活動。記者 鄭帥 攝 消除貧困,教育是根本。16日,由著名紀錄片導演梁碧波擔任總導演的紀錄電影《桃李無言》,在海絲紀錄片大會上展映。 《桃李無言》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其背后的拍攝過程如何?在展映前,梁碧波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和記者分享了紀錄片拍攝的臺前幕后。 展現中國教育扶貧成就 “玉盤玉盤,你為何懸于屋頂上?玉盤玉盤,你為何白白送銀光……”在2025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舞臺上,來自四川涼山普格縣大槽鄉中心小學的38名彝族女孩所組成的“妞妞合唱團”,以一首歌曲《玉盤》,傳遞著孩子們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妞妞合唱團”是紀錄電影《桃李無言》的主角之一。在合唱團創始人吉布小龍的帶領下,這群身在大山深處的彝族女孩,正不斷追尋自己的夢想,探尋更廣闊的世界。 “為了完整記錄‘妞妞合唱團’的故事,攝制組在大涼山扎根蹲點調研。”在梁碧波看來,他們記錄的,不僅是一群孩子的蝶變,更是中國教育扶貧十年艱苦耕耘歷程中的生動注腳。 在紀錄電影《桃李無言》中,梁碧波采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運用的敘事策略,由7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構成,講述了中國深入開展教育扶貧事業,在控輟保學、教師隊伍建設、推普脫貧、直屬高校定點幫扶、職業教育東西協作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以及取得的豐碩成果。 “這7個故事層層遞進,全方位展現了中國教育扶貧在每個個體身上發生的變化,非常具有說服力,也更能打動人心。”梁碧波說。 用鏡頭記錄中國精神 據介紹,紀錄電影《桃李無言》由福建省委宣傳部、廈門大學和廈門市委宣傳部聯合攝制,旨在獻禮第40個教師節。 但梁碧波坦言,拍攝過程“十分艱辛”。“2023年我接到拍攝任務,主題僅4個字,教育扶貧,其他都要靠自己調研。”梁碧波說,為了尋找優秀素材,他帶領團隊從全國案例中篩選了20多個故事,而后穿梭16個省區直轄市,深入鄉村、家庭、學校調研,最終確定了影片中的7個故事。 “每段素材都讓我們感動,每一個人物故事都充滿溫暖。”梁碧波說,和劇情片不同,紀錄電影構建在真實的基礎之上,這種真實,一方面體現在邏輯層面的嚴謹合理,另一方面體現在情感層面的真摯自然。 梁碧波透露,為了捕捉到最真實生動的畫面,攝制組長期與拍攝對象共同生活,同吃同住同勞動,讓他們習慣攝影機的存在,在鏡頭前流露出最真實的感覺。 在拍攝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龍江一中高三學生李明洋時,攝制組就在李明洋家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進行為期半年的跟拍。就這樣,李明洋和攝制組建立了濃厚的情誼。李明洋的大學志愿填報,都是在攝制組的幫助下完成的。 2024年10月17日,國際消除扶貧日。凝結著無數人心血的紀錄電影《桃李無言》在全國上映。“透過電影,可以看到中國在教育扶貧上的真情付出,更可以從中看到中國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梁碧波說,這也是《桃李無言》的獨特之處。 用紀錄片塑造國家形象 這個月初,《桃李無言》馬來西亞首映儀式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成功舉辦。同時,影片已推出英、日、法三種語言譯制版本。此外,影片已在美國洛杉磯進行北美首映,并將應邀至英國、法國、新西蘭、日本、新加坡等國進行巡展活動。 “在全球,教育是打破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梁碧波說,期待影片能夠搭建中外友好往來的橋梁,讓更多外國觀眾了解中國。 作為紀錄片導演,同時也是業內知名的高級記者、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梁碧波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事紀錄片行業,經歷了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與振興。“紀錄片能夠把我們的生活和價值觀傳達出去,所以紀錄片是國際傳播中的主流、是旗艦。”梁碧波說。 作為一名電影學院教授,梁碧波一直致力于培養胸懷遠大理想、厚植愛國情懷、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人才。在《桃李無言》的拍攝過程中,就有7名紐約電影大學和10名廈門大學的學生參與其中。浙江傳媒學院師生也參與了主創。“希望通過跟組拍攝,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技能,更讓他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樹立起信念感。”(記者 林晗) |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