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緩控釋肥領域已取得顯著技術優勢,相關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并主導制定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標準。”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鵬在做客“人民會客廳·圓桌對話”欄目時介紹。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激發農村各類要素和主體活力,為希望的田野注入澎湃動力。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63.2%,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科技企業如何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萬鵬介紹,緩控釋肥領域的技術優勢不僅彰顯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硬實力,更使“中國智造”成為引領全球綠色農業發展的標桿。 截至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在生產規模和消費總量上均位居世界第一梯隊。 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前沿力量,企業是最活躍的科技創新主體,也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適應新的發展需求,是企業深耕市場的“秘訣”。 萬鵬認為,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在26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與產學研深度融合,才是取得突破的關鍵。 萬鵬介紹,當前,公司已建立了行業內相對完善、梯次分明的研發體系,包括1個研究院、2個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中心,以及4個海外研發中心。這些研發平臺為企業持續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萬鵬對此深有體會,“結合公司多年來的技術儲備,金正大將因地、因作物、因區域全力推進5項創新技術,助力農業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 萬鵬舉例說明,在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堿性土壤區域,公司將推進土壤改良技術;在新疆、內蒙古等西北地區,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不同區域,針對不同作物,推廣不同的技術,是對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最好理解和執行。”萬鵬說。 |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