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保健福祉部日前發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去年韓國約有85%的產婦到月子中心做產后恢復,平均花費287萬韓元(約合1.4萬元人民幣)、入住12.6天,三年來費用上漲約18%。 《韓國商業電訊》當地時間6日報道,保健福祉部自2018年開始開展產后護理調查,每三年一次,迄今開展了三次。最近這次調查于去年9月至10月間進行,調查對象為3221名在2023年分娩的女性。 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產婦會先后在多個地點坐月子。其中,85.5%在月子中心待過,84.2%在自己家中坐過。去娘家坐月子的占11.2%,選擇婆家的僅為1%。去月子中心的占比逐步上升,2018年為75.1%,2021年為81.2%。 不過,被問及最喜歡的坐月子地點,選擇月子中心的占70.9%,低于上次調查的78.1%;排在其后的是自己家和娘家,占比分別為19.3%和3.6%。 韓國產婦平均坐月子時間是30.7天,不同護理地點時長不同:在自己家平均22.3天,月子中心12.6天,娘家20.3天,婆家19.8天。 調查同時涉及產婦心理狀況等。最新調查中,68.5%的產婦經歷過產后抑郁,平均持續187.5天,其中6.8%得到正式診斷。配偶被認為是情感支持的最主要來源,其次是朋友和其他家庭成員。 在產后恢復期,母親們遇到了各種挑戰,其中67.5%提到睡眠不足,41%提到切口疼痛。 |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