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2月5日電 特稿|中國新發展 世界新機遇——“讀懂中國”參會外賓眼中的中國 新華社記者湯潔峰 趙智欽 聚焦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交流探討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同行的現代化之路……12月2日至4日,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來自政界、戰略界、企業界、學界以及有關智庫的600多位中外嘉賓與會。 在“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發展新機遇”主題下,與會外方人士通過60余場各類形式活動深入了解中國式現代化,普遍認為中國新發展必將為各國提供新機遇,給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的發展“前所未有” 在參會外方人士看來,“便利”“安全”“現代化”是他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中國公共設施非常便利,隨身帶個手機就能辦成很多事”“即使在凌晨,我依然能安心地走在大街上”“在這里我看到整潔的街道和現代化社區,中國人非常熱情、友好”…… “在中國,我不僅看到了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升、經濟持續發展,還看到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曾來華40多次的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告訴記者,中國人普遍對未來抱有樂觀的態度,令他印象深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空中交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吳東尤為關注中國開發低空經濟。“雖然低空經濟今年才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中國在無人機及配套充電站、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方面發展迅猛,可以說中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吳東說。 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認為,從許多角度看,中國的發展可謂“前所未有”。“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中國就迅速從貧窮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同時中國政府積極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并正在快速追趕前沿高新技術,這意味著中國實現了巨大的系統增效。” 可借鑒的現代化建設樣板 “現代化建設應當是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以及和平安全的。”埃塞俄比亞前總統穆拉圖·特肖梅認為,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具有可行性、可借鑒的現代化建設樣板。他指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改革開放緊密相連,這說明堅持改革開放是中國取得發展奇跡的重要法寶。 “追求和諧共生、和平發展、以人為本是中國傳統價值觀。”沙拉夫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大全球倡議等重大理念倡議,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巴基斯坦“讀懂中國”論壇理事長扎法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對于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視是中國取得成功的關鍵。“一個國家要發展,需要各類人才支持,而中國在各領域都培養積累了大批人才,整個社會的學習氛圍很濃厚。” 吳東認為,中國政府的前瞻性與執行力是中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10年前,當我聽說‘大數據’相關產業首次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時,我非常驚訝。但10年后中國的確做到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為各國共同繁榮注入新動力 記者采訪時,多名外方人士都主動提及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的重要影響。在他們看來,這一進程激勵更多發展中國家踏上現代化道路,為全球南方國家打開機遇之門,為各國實現共同繁榮提供了新動力。 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例,穆拉圖·特肖梅說,中國將自身發展與世界進步緊密相連。“這不僅是修建橋梁、公路和港口,更是建立長期經濟伙伴關系,將發展紅利與全世界共享。”穆拉圖說,“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持續深入,我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世界正在向我們靠近。” 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發展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安德烈·貝斯特里茨基認為,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值得高度重視。“這一理念旨在推動各國實現和平共存,為未來各國開展合作指引方向。” 談到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的中國作用,乍得前總理薩利赫·凱布扎博認為,中國一直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從不干涉他國內政,這非常重要,中國的進步發展將不斷為世界和平與穩定注入動力。 巴基斯坦前總理沙希德·哈坎·阿巴西結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里約峰會上的重要講話表示,中國宣布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包括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支持非洲發展、支持減貧和糧食安全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將為各國創造投資機遇、促進全球包容發展,相信中國的發展成果將更多惠及全球南方國家。 |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