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21日電(記者唐弢、崔鶯馨)每年全球互聯網的“烏鎮時間”,我們總會見識不一樣的新鮮“網”事:一枚小小的智能戒指,巧妙地將AI技術與空間算法深度融合,只需輕輕揮動手指,即可實現高精度的手勢控制;“AI+咖啡大師”輕松揮舞雙臂,從取杯倒水到沖泡咖啡,只需兩三分鐘,一杯咖啡就新鮮出爐;未來感十足的人形機器人和游客玩起了“自拍”,還時不時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展現出色的語言交互能力…… 應接不暇的AI體驗,無一不在凸顯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焦點——人工智能。“今年的烏鎮峰會,時逢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新的應用層出不窮,給社會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世界互聯網大會副理事長高銳說。在與會嘉賓看來,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未來潛力已初見端倪。 “過去一年,眾多企業都在用AI重構自己的產品;在汽車、醫藥領域,AI已經引發了研發和生產的變革;AI還開創了科研新范式,正在深刻改變全球科技格局。”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說。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認為,現階段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主流方向,大模型以及智能體技術在教育、醫療、農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普及,能夠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帶來普惠的數字服務。 在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獎的評選中,“超算互聯網平臺”項目成功獲評。作為項目團隊的代表,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表示,期待人工智能與超算領域的應用結合,讓AI技術與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結合,服務更多的企業和個體。 與會嘉賓認為,要發揮互聯網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驅動作用,主動順應信息革命浪潮,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發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為此,今年的“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創新設置AI+創新應用特色賽,吸引了來自全球200余個涉及生活、消費、交通AI+融合場景項目同臺競技。數字文化、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AI電商等賽道應用各具特色。 在人工智能快速演進的過程中,如何引導“智能向善”同樣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看來,“智能向善”包含三個層次的意義:一是人工智能研發的目標指向應當是造福民眾;二是在人工智能應用的過程當中,應當基于善意的使用原則;三是要將特定的倫理價值、倫理要求融入到人工智能的監管與治理中來。 “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也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新的風險和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認為,應以“良法”促“善智”,努力夯實法治基石、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增進國際交流合作。 |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