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5日訊(本網記者 吳開興)樸松日,一個80年后的攝影師,已成為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他鏡頭下的《過春天》《白塔之光》《風平浪靜》等影視作品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11月15日,樸松日帶著新片《金剛不壞》參加在廈門舉行的第3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不僅談到自己的創作理念,還稱福建是一個很美的地方。 記者:看了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誤認為你是韓國人,網上說你是北京人,能先介紹一下自己嗎? 樸松日:對,從我的名字上看,像是韓國人。其實我是朝鮮族,在黑龍江出生,然后在威海長大的。然后在北京上學,在北京成家。 記者:翻看你過往的作品,有文藝片、舞劇、劇情片,類型和題材的差別很大,你選擇項目看中是劇本,還是片酬,還是其他方面? 樸松日:你的問題里邊有一個片酬,我覺得挺好的,終于有人問這個東西。我覺得錢,不是你做這件事情的目標,它有點像你出門要穿的衣服,或者是你要吃飯,就是那個飯碗,但不應該是你為之奮斗的一個終極目標。 我接項目的一個標準,基本上是看項目里面的人,是不是好朋友,或者能不能成為好朋友?因為做電影其實很辛苦,跟你共事的這幫人有沒有意思,就是這幫人有趣的話,起碼大家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再談到我們拍的電影,除了票房,還有其他有價值的東西。電影畢竟有文化產品的屬性,錢扮演的角色也就是一部分,差不多了。如果說一個絕對值,如果說這個東西有意義的話,沒多少錢我還是會去做。 記者:攝影師與演員合作密切。你如何與演員合作,以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樸松日:首先我覺得演員和攝影師彼此之間得形成相互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礎上,就是大家對劇本,對角色有共同的認知,去找準確的表演方向。 就新片《金剛不壞》來說,我跟喬杉的合作很愉快。這是我第一次跟喜劇演員的合作,他給我的感受,就是工作很嚴謹。喬杉對于拍攝工作的認真,挺出乎我的意料。拍完電影之后,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 記者:張藝謀、陳凱歌等名導都是攝影師出身的,有沒有考慮攝而優則導,去執導一部影視作品? 樸松日:我拍的每部電影吧,都是用攝影師的身份在做,參與電影的整個創作過程。但你說會不會轉型做導演,我覺得這個東西得隨緣。 我不太希望這個轉換是一個特別勉強、特別費勁的事情,可能作品題材還是在自己比較擅長的范圍里面,我覺得真的有必要。 記者:這是你第幾次來福建,福建算是你福地,《白塔之光》《金剛不壞》在廈門擁抱金雞外,還有《白塔之光》在福州絲路電影節上收獲最佳攝影大獎,還有你在福建平潭海邊拍的《風平浪靜》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提名。能談一下對福建的感受嗎? 樸松日:福建,我反正很喜歡這個地方,人好,環境好。 我有大學同學,是福建莆田人。我喜歡這邊一句“一言為定”,你知道嗎?大家不用怎么說,不用懷疑,一言為定。 |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